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难点问题,而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当中农户经济发展为关键。因此,本文选择农户(农民)为研究对象,以经营方式为切入点,研究1936-2012年,农户经营方式转型规律,探求农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变迁规律,经营方式转型规律,如劳作方式的变迁、经营规模的变迁、经营领域的变迁、生产资本积累的变化等,以期为我国三农政策的完善“添砖加瓦”,为我国尽快建成小康社会奉献绵薄之力。 本文研究思路:分纵横两个维度研究1936-2012年农户经营方式转型规律,纵向维度选择1936年、1979年、2009年这三个历史时点,横向维度选定人口与劳动力、土地、生产工具、生产资本、收入情况这5个指标进行研究。1936年、1949年、1979年、2009年这四个重要历史时点,分别代表抗日战争前旧中国的最好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的起点、建国60周年(改革30周年),能够代表1936-2012年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的基本情况。但是,经历了连续12年战争摧残的1949年,农户经营处于非正常状态,数据没有意义,因此排除,选定剩余三个历史时点作为研究时点。人口与劳动力、土地、生产工具、生产资本、收入情况这5个指标是农户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评价农户经营方式转型情况。必须说明的是:三个历史时点采用历史数据,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采用实地调查数据。本文主要含导论、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的理论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农户经营方式比较研究、不同地区的农户经营方式问卷分析、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这五部分。 主要研究结论: (1)农户经营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其一,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土地资源稀缺、农户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旧中国,农户通过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目标,能够适应小规模经营。此时,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低且渠道单一,在较重的人口供养负担下,农户以“养家糊口或温饱”为主要目标,因此即使劳动力的边际效应很低,农户还是会加大劳动力投入,充分挖掘劳动力的潜力以弥补“小规模经营的不足”。其二,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工具的先进性、农业现代服务体系的发达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流转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都为农户的大规模生产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户可能并且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借助科学化管理方式、“先进机械化工具的武装”、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风”等,取得可观的收入,达到中等及以上生活水平。在缙云的25家调查户中,发现3家水稻种植户规模在157亩以上,最大规模达237亩,且都达到了当地中等及以上的生活水平,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农户兼业化经营并非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特有的现象。早在1936年,南京、河北定县的农户兼业化经营就比较盛行,平均每户有17%的时间用于副业(当时,把农业以外的产业都称作副业)劳动,副业收入对农户收入的贡献也较大。 (3)以农户经营的领域范围划分,本文把农户经营方式分为农户农业经营方式、农户非农经营方式、农户混业经营方式。无论是早如民国,还是现在,纯农业经营方式、纯非农经营方式极少,混业经营方式一直都是农户最主要的经营形式之一。分析1936年农户数据发现,多数农户是混业经营的,农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体,但副业收入也是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占比约农户总收入的8.16%。2010年湖北样本数据分析同样发现,纯农业经营方式、纯非农经营方式的农户比例都很低,主体部分是混业经营方式的农户,并且非农收入已经成长为农户收入的最大部分。 (4)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如水泵、役畜等仍然是部分农户的必备农业生产工具,即使在今天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还发挥着一定的农业生产功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5)农户经营的领域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逐渐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重要支撑、第一产业为辅”,得益于比较效益(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农户的收入水平总体呈递增趋势。 (6)总结我国农户经营方式的转型发展规律:农户经营方式从“过度依靠劳动力来提高效益、采用落后生产工具、积累水平低下甚至无积累资金、兼业劳动以维持温饱的”粗放式混业经营方式”转向“生产工具初步机械化、农户安排了一定的积累资金、合理安排劳动力于不同产业、管理相对科学的”集约式混业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