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民社会理论的两个关联视域——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市民社会”至今,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典市民社会概念、现代市民社会概念以及当代市民社会概念。其中,现代市民社会概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有着丰富的内涵。黑格尔第一次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研究市民社会的具体内容,分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开辟了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新思路。马克思则在继承与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理论论证,分析出市民社会所具有的不同规定性。本文将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从市民社会理论的渊源出发,研究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两个重要研究者,即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探求两位大哲学家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构建及历史承继关系。并指出二人市民社会理论的不同源自于二人生活环境以及由之导致的不同视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认为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具有一贯性,是不断抬高市民社会重要作用的过程。而马克思后期用“生产关系”取代“市民社会”,不是对市民社会的彻底放弃,相反,却是对市民社会的更细微的剖析,对市民社会作用的更进一步认识。
其他文献
新疆是我国穆斯林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伊斯兰教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族地区发展始终与宗教问题密切相关,宗教因素尤其是伊斯兰教因素是新疆的社会建设必须考虑的一
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十分关心的话题,是一种基本的个人和社会价值。从古到今,不同思想家对正义有着不同论述。正义被赋予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规定和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功
本文用“避开所言说者的言说”来概括策兰的诗学主张,并从诗学传统与哲学反思两个方面在同传统言说方式的对比中对这一诗学主张展开深入探讨。 本文将布莱希特与保罗·策兰
在大豆集约化生产中,杂草防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大豆生产田应在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的基础上,在兼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提倡化学除草,做到高效率、低残留,降低农民的
本文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出发,以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界取得的成果为思想前提,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生存方式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