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单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存在驱动电压偏高的问题,同时面临在高亮度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挑战。本论文针对湿法加工单色磷光OLED器件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推动单色磷光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鉴于单色磷光有机发光OLED器件启亮电压普遍偏高的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共混主体“台阶式”主体结构,将其应用于OLED中,构筑了本体系独有的器件结构:ITO/PEDOT:PSS(35 nm)/EML(55 nm)/TPBI(35 nm)/Ca:Ag,其中发光层客体材料分别为FIrpic、Ir(ppy)2acac、Ir(bt)2acac、Ir(piq)2acac。经过对客体材料的掺杂比例进行优化探索,得到了启亮电压为2.74 V的绿色磷光OLED。针对单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面临的在高亮度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挑战,我们采用了合作课题组合成的一系列基于4,6-二氯嘧啶的铱(III)配合物,构筑了传统的器件结构:ITO/PEDO T:PSS(35 nm)/PVK:OXD-7:wt%gust(55 nm)/TPBI(35 nm)/Ca:Ag,其中客体材料为基于4,6-二氯嘧啶的铱(III)配合物。经过对客体比例的优化探索,制备出了性能最佳的以Ir(dpp)2TP为客体材料的黄绿色磷光OLED器件,其亮度高达125072 cd/m2,电流效率达到40.4 cd/A,实现了单色磷光O LED器件的高亮度、高效率。最后,本课题组将共混主体“台阶式”结构与基于4,6-二氯嘧啶的铱(III)配合物Ir(dpp)2TP、Ir(dpp)2pic相结合,制备出启亮电压达到3.6 V,亮度最高为110091 cd/m2,效率最大为38.59 cd/A的橙色磷光器件;启亮电压为2.9 V,最大亮度为127227 cd/m2,最高效率为53.88 cd/A的绿色磷光器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铱(III)配合物单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的低启亮电压、高发光亮度、高发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