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代家庭,不仅其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之间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不同。在转型期,更多的老人和子女倾向于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以避免老辈人条件限制下两代人必须共居的尴尬。居住方式的改变和快节奏的生活促使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高龄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不断壮大的老年队伍当中,独居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活状态和养老意愿备受关注。本文利用2013年城市7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状况和需求调查中成都的数据资料对城市独居老人的养老照料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城市独居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有关独居老人和养老意愿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然后,介绍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阐述独居老人、现行各种养老照料形式和生活照料的定义,然后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血亲价值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等理论。 第三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即调查结果描述与分析,包括第三、第四两个章节。第三章介绍了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和养老照料意愿。基本信息包括人口特征、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等。从人口特征来看,成都市独居老人以丧偶女性为主,年龄集中在70-90岁之间,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且男性受教育水平高于女性。从经济状况来看,成都市独居老人最主要的开支为日常生活支出和医疗支出,与全国城市老人相比其经济相对独立,但仍有近七成老人将子女赡养作为第二位经济来源,且存在部分贫困者。从健康状况来看,成都市独居老人大多患有卜2种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高血压、骨关节炎和心脏病,健康自评较差的比重高达40.7%,远超过全国城市老人。从生活自理能力来看,成都市独居老人大部分生活能够自理,其中上下楼梯、洗澡、上厕所困难程度比较高,做家务、使用电话和外出活动的功能丧失率较高。从心理状态来看,成都市独居老人孤独感较强烈,且男性孤独感强于女性。数据显示,成都市独居老人无人照料的比重较高,最主要的照料提供者是儿女,且男性独居老人最主要的照料者是保姆或小时工的比重高于女性。成都市独居老人更倾向于家庭照料的居家养老,同时对社会化养老照料形式有较大需求,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的前三个原因是:不想拖累子女、认为养老机构照料很好和无人照料。第四章首先对养老照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城市独居老人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城市独居老人人口特征中的性别、户籍,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与家人关系和对非家庭养老照料形式的印象与其养老照料意愿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 第三部分为政策建议和展望。第五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尊重独居老人养老照料意愿、重视独居老人安全和精神健康、改善独居老人福利、规范社会化养老服务等政策建议。第六章为本文研究展望,呼吁增加对独居老人其他领域和农村独居老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