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农信社深化改革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关注“三农”问题,自2004年开始,出台了系列文件,大力推动“三农”发展。“三农”需要农村金融支持,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立足于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信社成立已60多年,主管部门多次变更,管理体制改革从未停止,且一直在曲折中前行。2003年,国家着力开展新一轮深化改革试点,将农信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改革踏上新征程。2011年,银监会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完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达到“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等目标。从河源市改革实践来看,在广东省政府主导下,此轮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成果,农信社历史包袱逐步化解,资产质量得以改善,经营实力增强,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较大金融风险,其深层次体制问题未根本解决,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深化改革遇到较多问题。本文选取河源市农村信用社(农商行)股份制改革作为案例,在向河源农商行35个分支机构(含11个职能部门、23个支行、1个直属营业部)发放《河源农商行改制工作绩效调查问卷》基础上,通过纵向比较(改制前5年与改制后5年的经营情况)、横向比较(比较同时期其他未改制农信社的经营情况),深入分析了河源市农村经济环境、河源市农信社(含农商行)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绩效,并提出河源市农村信用社系统深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该研究结论,股份制改革是解决农信社现存问题的尝试性手段,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是基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经营实际的必然选择,是大势所趋,应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
其他文献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历史观对大学生思想造成影响的程度如何,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乎我们正进行的历史伟业,甚至可以说关乎我们民族的存亡。当前我们必须重视
根据现代心理学和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人格和性别这两个层面的表演性分别源自个体的心理诉求和社会规范的重复。《尤利西斯》中博伊兰的表演性体现在他对服饰的过度关注和
介绍生物质纤维的分类、发展现状、基本特征和功能表现,以及市场发展态势和发展趋势,指出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指明目前国内生物质纤维发展的瓶颈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鉴别
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中央银行会及时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予以应对。近年来,国外主要经济体虽然从金融危机的萧
当前,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越发成熟,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它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更是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本文从生物技术出发,着重研究了生
中国独有的退市制度是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其核心内涵是在提醒ST公司改善经营业绩。而证券市场中大量的ST公司,为不触犯证券督察规则而受到惩罚,通常会采用非经常性损益方式规
以定量文献分析为基础的态势分析是厘清学科现状、识别发展方向的重要方法,为越来越多学科的战略布局提供着决策参考。运用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国际植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之下,积极迎接市场化进程中的挑战,把握市场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实现依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成本决定贷款利率定价,对打造平罗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