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新艺术建筑的演变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12322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建筑史学界,风格的传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有些风格是“模仿”,而有的是“借鉴和发展”。每一方都用强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念。特别是在俄罗斯的小城市,建筑风格转变比核心区域建筑风格的变化出现得更晚。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建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它存在的较短时间内,新艺术风格同时受到了来自俄罗斯中央区域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19世纪80年代到19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新艺术建筑风格的演变。选择这一段时期是基于N.P.Kradin和A.A.Artemeva的研究。在他们看来,俄罗斯核心区域的新艺术建筑和远东建筑出现和衰退地时期基本一致。他们认为,新艺术风格的盛期正是远东城市处于快速发展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俄罗斯三座城市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演变: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三座城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它们在俄罗斯远东发展过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论文第一章主要是研究背景:简略地介绍新艺术运动风格在俄罗斯核心区域发展过程以及其在俄罗斯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此外,论文还讨论了俄罗斯在这种风格的发展过程所作出的贡献,并简要介绍俄罗斯新艺术风格现有研究成果。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艺术风格的背景条件。首先,俄罗斯历史背景的研究(19世纪60到80年代),此期间是俄罗斯资本主义的发展期,主要研究俄罗斯这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同时,阐明俄罗斯远东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原因,移民政策,铁路建设,促进贸易,包括引进波尔图的法(免税的系统),鼓励外国资本,产业和农业的发展。此外,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总体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三章介绍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新艺术风格的特点。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风格化的新艺术建筑也经常被描述为新俄罗斯风格、砖构新艺术、构成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其中的一些是装饰性的,一些是理性的。本章描述了远东建筑的特征,它与圣彼得堡的“北方”新艺术风格的相似性,并对它的风格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分析了新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按照功能类型划分建筑,例如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市政建筑,文教建筑和住宅楼宇。从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风格转变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建筑正趋向于复杂化,非线性建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这种复杂化逐渐导致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非线性建筑设计
研究表明,传统乡镇聚落有着极高的社会、自然、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的不断延伸,在现代文明、经济发展以及旅游开发活动的冲击下,某些聚落独
本文以制度分析为研究视角,引入制度经济学的若干概念及理论,经由对宅基地制度变迁的梳理,及对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旨在对厦门市“空心村”治理问题提供具备可执行性的制度改
高校土木学科实验室建筑是土木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特殊实验室建筑。工艺和结构形式较复杂,如何对选址布局、建筑单体和外部环境等设计进行优化,是高校土木
梯道自古以来就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步行体系的建立、公共空间的形成、场所氛围的塑造和交通活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而山地城市中的梯道空间更被赋予
目前,随着各大城市全力发展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我国己经全面进入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时代。但是由于我国城市轨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建设中还没有实现整体开发,往往是
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公园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其景观规划设计愈发被重视起来;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以及与大自然的疏离,市民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企业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场化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以往政府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推向社会,社会亟需构建一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代,机场作为交通枢纽,依托人、物流与当地区域经济相融合,形成临空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各地政府大力建设临空经济区,将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