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东部地区长21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塬东部地区延长组长21油藏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含油层系之一,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长庆油田近年来石油的增储上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对该区长21油藏显著的“低孔、低渗、低压、低阻和较强非均质性”等地质特征认识不足,已经影响到该区勘探开发的深入进行。论文充分运用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深入进行岩心样品室内分析测试,将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紧密结合,进行地层划分和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以储层地质学理论及其配套研究方法为指导,重点对研究区长21各小层的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和非均质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的,根据上述研究,从地质的角度对研究区长21储层进行分类评价。最后,从沉积因素和成岩因素两方面来探讨控制储层特征的因素,其中沉积因素主要是从不同类型的微相、岩性、水动力条件以及沉积环境对储层特征的控制,成岩因素主要是从破坏性成岩作用和建设性成岩作用两个方面研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1油层组细分为长211、长212和长213三个小层,研究区地层厚度稳定,宁陕古河和蒙陕古河从研究区内穿过,导致研究区内长1地层大部分被剥蚀,宁陕古河下切深度大,已切穿长2地层;三角洲平原亚相最为发育,分流河道为主要的砂体微相;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总体上具有成分成熟度低和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中孔低渗透储层:溶孔-粒间孔是长21油层组最为有利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以小孔细喉型为主:研究区长21储层存在较严重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通过综合分析,将研究区长21储层分为四类,各小层主要以Ⅱ类储层为主,其中长213储层最为发育。研究区储层特征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研究表明分流河道微相和粒度相对较粗的岩性控制的物性参数相对较好;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以及高岭石胶结是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控制的因素,绿泥石、溶蚀作用以及构造运动是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储层改善的控制因素。
其他文献
经济、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优化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工程优化问题中常常存在多个需要优化的目标,这就使得一组最优的设计变量很难满足所有目标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单目标优化方法
学位
曹阳台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段,主要含油层系为延长组长8和9油层。本区采用自然能量开发试采1年,产能已出现了较高程度的递减,需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以延缓递减,提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与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推动着半导体材料尤其是硅晶体,在微电子行业、新兴光伏产业等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对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的加工
本论文是在大量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和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长4+5、长6及长8储层进行了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相以及砂体
我们知道原油中已结晶蜡的量、蜡晶形态和结构是决定原油流变性的主要因素,热力和剪切条件也正是通过影响原油中蜡晶的形态和结构对宏观流变性产生影响的,因此本文结合理论基
我国天然气管输系统正向着大型化、连续化、管网化的方向发展,输送过程日益庞大和复杂,由于管输系统是密闭水动力系统,各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每一环节的工况变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