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贵州省2000-2017年连续18年MODIS长时间序列植被和同期月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地质、地貌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Hurst指数、回归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2000-2017年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不同地质地貌区的响应规律,逐像元探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或滞后相关关系,得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2000-2017年贵州省植被覆盖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增速为0.004/a,夏季最高,秋季高于春季;植被覆盖格局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改善和退化的区域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4.97%和5.03%;贵州省北部和西南部植被可持续性较强,中部较差,但整体上植被呈现反持续性。植被覆盖类型以灌丛和耕地为主,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变化率最大而灌丛最小。2000-2017年贵州省约21.33%的地区植被类型发生改变,且变化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NDVI值存在差异,碎屑岩地区植被长势优于其它地区,平均NDVI和NDVI变化趋势整体上随着海拔和起伏度的增大而增大。2000-2017年,贵州省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温度在各个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总体上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中纬度26oN~28oN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在全球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亦呈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态势,但相对湿度降低。
(2)年际变化上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强,与降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与相对湿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春季和冬季的温度对植被生长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秋季的植被生长主要受到降水和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NDVI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与全区相关性特征一致,与同年温度的相关系数依然最高,其次是降水,最后是相对湿度;与前一年相对湿度的滞后性最强,其次是降水,与温度不存在滞后相关性。气温、前一年降水、前一年相对湿度分石灰岩大起伏山地、石灰岩丘陵、白云岩大起伏山地,对植被生长影响最显著。林地在大起伏山地与温度的相关系数要大于在丘陵小起伏山地;灌丛和草地在丘陵地区与气温的相关系数较小,耕地恰巧相反;在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各植被类型的长势均受到前一年降水的较大影响,大起伏山地的林地(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主要受前一年的相对湿度的影响,而灌丛和耕地在小起伏山地受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在丘陵地区,除针叶林外其它植被类型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
(3)植被-气候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精度,均随着拟合次数的增大而增大,且整体上非线性拟合精度大于多元线性。植被-气候滞后拟合精度均大于植被-气候拟合精度,且西部地区气候因子变量对植被NDVI的解释能力更强。碎屑岩地区植被-气候多元非线性拟合精度大于白云岩地区和石灰岩地区,碎屑岩大起伏山地气候对植被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除气候外的其它要素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
(4)贵州省植被覆盖增强以人类活动因素为主,气候变化因素为辅。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整体上对贵州省植被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6%和24%,且相对贡献率具有空间差异性。气候贡献率主要集中在0~50%之间,说明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正作用不是最大的,而石灰岩大起伏山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
(1)2000-2017年贵州省植被覆盖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增速为0.004/a,夏季最高,秋季高于春季;植被覆盖格局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改善和退化的区域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4.97%和5.03%;贵州省北部和西南部植被可持续性较强,中部较差,但整体上植被呈现反持续性。植被覆盖类型以灌丛和耕地为主,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变化率最大而灌丛最小。2000-2017年贵州省约21.33%的地区植被类型发生改变,且变化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NDVI值存在差异,碎屑岩地区植被长势优于其它地区,平均NDVI和NDVI变化趋势整体上随着海拔和起伏度的增大而增大。2000-2017年,贵州省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温度在各个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总体上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中纬度26oN~28oN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在全球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亦呈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态势,但相对湿度降低。
(2)年际变化上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强,与降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与相对湿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春季和冬季的温度对植被生长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秋季的植被生长主要受到降水和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NDVI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与全区相关性特征一致,与同年温度的相关系数依然最高,其次是降水,最后是相对湿度;与前一年相对湿度的滞后性最强,其次是降水,与温度不存在滞后相关性。气温、前一年降水、前一年相对湿度分石灰岩大起伏山地、石灰岩丘陵、白云岩大起伏山地,对植被生长影响最显著。林地在大起伏山地与温度的相关系数要大于在丘陵小起伏山地;灌丛和草地在丘陵地区与气温的相关系数较小,耕地恰巧相反;在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各植被类型的长势均受到前一年降水的较大影响,大起伏山地的林地(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主要受前一年的相对湿度的影响,而灌丛和耕地在小起伏山地受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在丘陵地区,除针叶林外其它植被类型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
(3)植被-气候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精度,均随着拟合次数的增大而增大,且整体上非线性拟合精度大于多元线性。植被-气候滞后拟合精度均大于植被-气候拟合精度,且西部地区气候因子变量对植被NDVI的解释能力更强。碎屑岩地区植被-气候多元非线性拟合精度大于白云岩地区和石灰岩地区,碎屑岩大起伏山地气候对植被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除气候外的其它要素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
(4)贵州省植被覆盖增强以人类活动因素为主,气候变化因素为辅。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整体上对贵州省植被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6%和24%,且相对贡献率具有空间差异性。气候贡献率主要集中在0~50%之间,说明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正作用不是最大的,而石灰岩大起伏山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