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禅僧兰溪道隆于十三世纪东渡日本传法三十余年,对日本禅宗的发展与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中日两国学界对其研究方兴未艾,中国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兰溪道隆的传记,对禅宗的传播所起到的作用及对日本文化带来的影响等方面,但研究相对笼统,对其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上有所不足。日本方面,研究重点置于他的《坐禅论》,却有忽视记录兰溪道隆言行的语录的倾向。为弥补现有研究的补足,本文将对《兰溪道隆禅师》中所收"语录"、"普说"、"法语"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从"信"、"返己"、公案的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展示其对不同对象的说法内容的异同及特点。第1章主要对"信"进行考察。"语录"的说法对象为寺内僧众,在二百六十八次上堂中提到"信"的内容只有三次,可以看出"信"并不是说法的重点。而三次用词比较统一,主要采用"信得及"这种说法,日本学者认为是信到底的意思,笔者认为结合前后文的叙述,也可以理解为兰溪对寺内僧众所讲的"信"是贯穿整个修行过程中的一种信。相当于吴信如主张的信三段论中最高阶段的"行信"。"普说"的说法对象是一般学人,共三次,而每次都有提到"信",可见兰溪认为比起寺内僧众,对一般学人更有必要对"信"进行强调。关于"信"的内容则重点强调对佛的志向以及要毫不怀疑地去相信。比较初级,相当于"信可"的阶段。"法语"收录的是对个体参禅者的说法内容,其中谈到"信"的内容,包含了"语录"及"普说"中的主要内容,并且在说法上也更加多样化,"信"有"信得及","诚信","正信"等等各种不同说法。而且对二十三人中的八人都有提及,可以看出对个人说法时也是比较重视"信"这一内容的。第2章有关"返己",在"语录"中,即对寺内僧众所讲授的"返己",详细解说了"森罗万象一理贯通","天地万物与自己同根一体"等"返己"的理论,通往开悟道路上的障碍方面,主要论述了 "声色""境"上如何"返己"。说法上有"返观"、"返听"、"返闻"、"自照"等。在"普说"中对一般学人所讲授的"返己",主要的理论是自身与万物一体。通往开悟道路上的障碍方面主要提到了 "知会见解","文字语言"。在"法语"中,对个人所讲授的"返己",理论方面提及"佛法在未出世之前已明","要悟本心不断佛种"。在通往开悟道路上的障碍方面提出了,包含前两种在内的,还有其他"执见"等,说法上提出了"返观"、"返视"、"内观"等。第3章对兰溪道隆说法时所用公案进行考察,总结了"语录","普说","法语"中出现的公案及相关的禅师,和相关禅师在其禅宗体系中的位置了近四十个公案,其中马祖道一的"马祖玩月"、德山宣鉴的"德山棒"、洞山守初的"麻三斤"等公案使用较多。其中,在"语录"中,即对寺内僧众说法时使用公案最多,达三十五条,且多采用其后跟着其师的评价或自己的评价这种方式讲解。而对如何看待公案上则没有过多讨论。在"普说"中,即对一般学人说法时,公案的利用次数,和对其的解说都明显较少仅六条,但是在如何看待公案上对其有着详细论述,都是告诫学人不可被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公案所束缚。在"法语"中即对个人说法时,和对一般学人一样,公案的利用次数和对其解说都比较少仅四条,而在如何看待公案上,时而强调公案是对抗妄念的手段,时而又指出它有可能成为开悟的阻碍。整体上来说,兰溪道隆在其说法过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说法,又有不同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