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F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效能与机理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1012m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焚烧和堆肥等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水质波动大、重金属含量高、营养比例失调、氨氮浓度高等特点。垃圾渗滤液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等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其有毒有害物质会威胁到人类健康。目前,深度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二级出水仍难满足要求,一些物化深度处理法存在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高效经济无污染的深度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BACF)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主要完成了填料优选、反应器挂膜启动、工艺条件优化、稳定运行效果、冲击负荷、不同高度层污染物去除机理分析以及微生物分布特性等内容,为BACF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填料选择过程中,利用表观观察、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三种活性炭进行物化表征。通过对三种活性炭进行静态吸附能力和动态挂膜能力对比,确定了破碎活性炭吸附效能和挂膜效能最佳。以破碎活性炭作为滤池的填料,采用自然挂膜和接种挂膜结合法启动反应器,在挂膜运行20d左右,渗滤液的氨氮去除率稳定达到95%左右,并镜检到一些标志性微生物,至此挂膜成功。通过研究填料填充度、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曝气位置、p H等因素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确定了反应器的最佳工艺组合条件如下:填料填充度为80%,HRT为8h,气水比为3:1,底部曝气,p H为7~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运行反应器,得到稳定运行结果:当进水COD、氨氮和TN的浓度分别为400.0mg/L、91.0 mg/L和122.9 mg/L时,滤池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5.8%、98.7%和61.2%。在反应器稳定运行基础上,对其进行冲击负荷实验,表明:BACF的抗有机负荷能力较强,抗氨氮负荷能力一般。进水COD浓度需控制在450mg/L以下,氨氮浓度控制在90mg/L以下。当反应器中同时存在碳氧化和氨氧化过程时,在填料不同高度层会形成不同的微生物优势种群。通过对不同高度填料层的水质和生物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反应器对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0~40cm填料段;对氨氮的降解主要发生在0~60cm填料段;生物量随着填料层的增加而减少;生物活性随着填料层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本文研究的工艺用于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出水达到预期要求。研究成果可为BACF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针对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络中由于共享信道冲突导致节点接纳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节点接纳方法。将信道划分为竞争期与训练期,在竞争期内设置数目可变的上行探测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体制逐渐完善,各层组织机构也都开始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构也都推上日程.农村经济体系中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
采用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从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枝叶氯仿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2个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分别为:2-deacetoxytaxinine E(1
通过对阳新古城"八景"的分析,阐述了阳新古城的山水城市特征,认为当代中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应从自然的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吸取传统的经验,创造具有地域自然、人文特色的
南京市朝天宫新建冶城阁,该文交代了冶城阁所在地的历史沿革,对新建的台城阁建筑风格、设计原则、构思依据、处理手法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