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重心转移及空间耦合分析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区域经济学中,地区发展的均衡和差异表征指标很多,而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变化是区域差异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在统一市场信息对等的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结果应当是经济与人口分布在空间上趋于一致,而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分离程度则体现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塔里木河流域经济差异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塔里木河流域地域特色鲜明,人口构成特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与否,关系到此区域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区域重心模型与地理集中度等方法,对塔里木河流域过去30年的人口和经济重心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空间耦合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该区人口、经济发展特点及规律,产业结构转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口分布及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主要结论如下:(1)在过去30年间(1980-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的GDP、耕地面积和三大产业重心均表现出由西向东方向迁移的趋势,而人口重心则由东向西迁移。人口重心与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经度方向与纬度方向上都表现为负相关。在经度方向上,人口与第一产业为正相关,而人口与耕地面积在经度与纬度上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过去的30年,人口分布与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耕地面积的偏离程度显著增强,表明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加剧。第一产业重心相对人口重心偏移距离变化较为复杂,但二者仍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耕地面积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日益变大。表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整体协调性较差。(3)研究区人口与经济重心在大的趋势上存在耦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分别呈现西高东低与北高南低,均围绕经济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主要聚集在喀什地区,经济则集聚在巴州地区,交通区位条件对人口和经济的集聚效应明显;根据耦合指数,塔里木河流域可划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型和经济落后型五类区域。
其他文献
豆类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质、赖氨酸和生物类黄酮,几乎不含胆固醇,是惟一能与动物性食品相媲美的植物性食品。故豆类享有“植物肉”、“绿色的乳牛”等美誉。豆类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常吃豆类食品能起到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作用。因此,豆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但是,原豆中含有很多能抑制营养成分吸收的抗营养物质,如抗胰蛋白酶因子和植酸等。这些抗营养物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对微
期刊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