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作模具再制造用堆焊焊条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热作模具在汽车、机械等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性能要求也不断向大型、精密、高效率、高寿命等方向发展。在服役过程中,热作模具不仅要承受巨大载荷,还要与高达1200℃的工件金属接触,使得模具型腔的表面温度长期保持在450~600℃,另外还要承受周期性的交变应力和摩擦作用,工作条件差,经常因磨损、变形或疲劳而失效。目前,使用堆焊技术制造模具或修复报废的模具是一种质量可靠、成本低、应用灵活的方法。本文以Cr13马氏体不锈钢型堆焊焊条为基础,通过向焊条药皮中添加Ti、V、Mo、W、Cr、Ni等元素进行合金化,采用向焊条药皮中添加CrN的方式实现堆焊金属的氮合金化,设计制备了新型热作模具堆焊焊条。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堆焊金属中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和强化作用,研究了堆焊金属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并对其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热作模具堆焊焊条的堆焊金属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及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而且碳化物是Ti、V、Mo、Cr等合金元素聚集生长的复合碳化物。这类复合碳化物与强韧性的马氏体基体相结合,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堆焊金属氮合金化的研究发现,Ti、V、Mo、Cr、Mn等元素能够增大氮在液态熔池中的溶解度,提高堆焊金属中氮的固溶度,而且这些合金元素还可以与碳、氮结合,形成复杂的碳氮化物,进一步提高了堆焊金属中的氮含量,使得氮合金化成为可能。氮合金化堆焊金属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在晶界和马氏体基体上还弥散分布着很多细小的碳氮化物粒子。随着氮含量的增多,堆焊金属中的碳氮化物数量增多,且尺寸逐渐增大、分布亦更加均匀。马氏体不锈钢型堆焊金属的焊接性较差,为了避免产生裂纹,需要进行焊前预热。结合经验公式,氮合金化可把堆焊金属的Ms点温度降低到191℃左右,堆焊时可以选择更低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可有效节约资源。另外,N、Ni等奥氏体化元素使得堆焊金属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对韧性有益。经热力学计算可知,TiN在液相中析出,TiC在固液共存相中析出,其余碳、氮化物在固相线温度以下析出,且析出顺序为:TiN>T, (1740.6K)>TiC> Ts(1627.4K)>VN>Cr7C3>VC0.875> Mo2N> Cr23C6> VC> Mo2C> WC> V2C>MoC>W2C。氮合金化的强化机制包括间隙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间隙固溶强化为堆焊金属冷却速度快,氮、碳原子大量固溶于基体晶格间隙,提高了基体强度。细晶强化是在液相中和凝固前沿分别可以生成TiN和TiC,它们可作为非自发形核核心,细化晶粒。析出强化是经回火处理后,大量碳氮化物沿晶界、位错、或者马氏体边界析出,产生二次硬化。根据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可知,300℃温度下,未氮合金化试样的磨损失效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以及少量的氧化磨损;氮合金化试样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及塑性变形引起的层状剥落。而600℃温度下,未氮合金化和氮合金化的试样的主要磨损机制均为氧化磨损、塑性变形引起的层状剥落、以及伴随着氧化膜脱落导致的磨粒磨损。但是氮合金化堆焊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耐磨性优于未氮合金化的堆焊金属。
其他文献
钛酸锶(SrTiO_3)作为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型结构物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它具有介电损耗低、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制造高中压陶瓷电容器、边界层陶瓷电容器和低压压敏电阻器等,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等行业;同时,SrTiO_3具有禁带宽度高(3.2eV)、光催化活性优良等特点,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光化学电池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性。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
针对现阶段人工焊接占据焊接作业主要地位这一现状,本课题研制了一种以计算机为上位机,高性能DSP芯片TMS320F2812为运动控制核心的多功能自动焊接辅助器控制系统,以期提高我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A66/POE-g-MAH、PA66/POE-g-MAH/纳米SiO2、PA66/POE-g-MAH/纳米CaCO3等复合材料。   PA66/POE-g-MAH二元复合材料配比是100/30时,缺口冲击强度
红树林湿地是一个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连接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潮间带区域,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随着沿海城市的开发及港口驳岸海运的发展,红树林湿地已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玄武岩纤维(CBF)是将火山石在1400-1500℃的高温下熔融拉制而成的一种无机纤维,其生产过程清洁且废弃产物可降解为土壤,成为21世纪无污染的绿色工业材料,是我国鼓励发展的四大高技术纤维之一。CBF的成分种类与玻璃纤维(GF)相似,主要成分是SiO2、Al203,还包含少量的FeO.Fe203等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酸碱腐蚀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作纤维增强体应用于复合材料中。本课题基
二氧化钛(TiO_2)由于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且稳定性好,无毒和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深入研究。TiO_2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应用和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并已取得了许多突破。但其禁带(3.2eV)较宽,可见光响应差,只有波长小于380 nm的紫外光才能使其激发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因而其太阳能利用率低(约3~5%)。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采用了各种方法对TiO_2进行修饰改性,提高其可见光利用效率。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