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血小板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即使进行了充分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还会有一定比例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很多PCI术后患者在客观影像学证据显示血管内无明显狭窄的情况下,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焦虑等一系列不适症状。研究发现不同患者对相同剂量氯吡格雷的反应性不同,甚至有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无反应,即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鉴于目前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抗血小板药物的有效性尚存不足,所以从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中寻找高效、低副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陈可冀院士等认为支架置入后的血管内膜损伤实际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外伤致瘀”认识基本一致。传统医学认为瘀血痹阻、血脉不畅,可导致胸闷、胸痛,以及续发的一些表现,故活血化瘀治疗会改善症状及预后。但是,目前对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人群的中医证型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广泛收集临床PCI术后病例资料,初步探索了解PCI术后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基线证型分布以及氯吡格雷抵抗人群的证候分布特点,并综合评价应用血府逐瘀胶囊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目的:1.初步探索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氯吡格雷抵抗人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期寻找适当的中医药治疗方法。2.综合评价活血化瘀药联合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1.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功进行PCI治疗,并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08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要素量表。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第7天留取患者静脉血进行检测,最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共选择出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活血化瘀组(活血组)和双联抗血小板组(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西医常规治疗均按照治疗冠心病的相关建议和指南进行,并保持不同组别西医干预的一致性。对照组继续常规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活血组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每日两次)进行干预治疗,4周为一疗程(患者30天内连续服药28±4天)。观察血脂、血瘀证计分、中医症状计分等相关疗效指标的变化,并借助血栓弹力图仪,在两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监测,即ADP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综合分析活血化瘀疗法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比血瘀证计分等的变化,探讨PCI术后血瘀证计分与血小板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血瘀证是冠心病PCI术后的主要证候类型2.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主要证候类型3.不同证候类型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血小板功能(MAADP)、血糖(GLU)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活血组治疗后血小板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AADP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AADP值没有明显变化(P>0.05)。5.活血组治疗后血瘀证计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计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活血组的心绞痛症状计分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的心绞痛症状计分值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有改善(P=0.04);但不及活血组改善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两组TC、TG、LDL水平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8.中医症状计分值,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没有差异(P>0.05);活血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则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治疗后计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9.两组在观察期间凝血四项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且均未有出血事件发生。结论:1.血瘀证是冠心病PCI术后的主要证候类型2.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有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作用,从而减少PCI术后近、远期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PCI术后近期和远期再发缺血事件的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