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1980-2000年间普利策获奖女作家展开研究。普利策小说奖(The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创立于1917年,有着近100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奖项,也是代表美国文学最高水平的标杆之一,其影响力波及整个世界文坛与学术界。普利策小说奖以“由美国作家创作的,最好是反映美国生活的优秀小说”为评选标准,旨在推动美国文学的发展,鼓励优秀美国作家,加强美国作品的文化价值。普利策小说奖以美国性为核心,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作品大多成为经典,许多作家及其得奖作品也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如赛珍珠(Pearl Buck)、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索尔·贝娄(Saul Bellow)、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等。在普利策小说奖95年的历史上,共有85部小说获奖,其中28部是由女作家创作的。28位女作家的写作涉及身份、种族、阶级、性别和性属等一系列时代最中心的话题,反映着当下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的写作为各个批评流派提供了支撑性的研究文本。作家们的女性身份及种族身份使她们成为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身份研究、美国研究和历史研究等学术领域积极言说的对象。其中多位女作家在世界文坛拥有稳固的经典地位。本文以普利策小说奖为框架来考察文化机构“认证”女作家这一方式以及这些作家的经典化和市场化历程。就作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一方面的研究依旧是个学术盲点。 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1980年到2000年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八位女作家进行研究。她们分别是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艾丽丝·沃克(AliceWalker)、1985年得主艾莉森·卢里(Alison Lurie)、1988年得主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89年得主安妮·泰勒(Anne Tyler)、1992年得主简·斯迈利(Jane Smiley)、1994年得主安妮·普鲁(Annie Proulx)、1995年得主卡罗尔·希尔兹(Carol Shields)和2000年得主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迄今为止,普利策小说奖仅有的三位少数族裔女作家便在这八位之列。除此之外,她们的获奖作品和创作手法也体现出与以往获奖女作家不同的特征。本文以普利策小说奖为统摄,围绕其获奖作品细读,以八位女作家的入选来反观美国文学经典观的嬗变,并探询女作家在文学场域和市场领域的身份确立与接受,从而提供一种理解文学与社会的新角度。 本文并不采纳传统的作家研究模式,即针对作家的生平展开传记加文本分析的方式,而是将重点放在文学生产和接受的外部机制上,即主要是通过普利策奖,研究该时段文学体制和文学创作及接受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对美国这一历史条件下的文学生产及接受模式加以透视。本论文对这一时段八位女作家的文本环境、文本策略、文学艺术及文学生产的外部条件进行具体研究,并通过这八位女作家的文本特质凸显美国文学文化的时代特征。本文紧紧围绕1980-2000年普利策获奖女作家的经典化过程和文化市场拓展为中心展开论述,具体论述思路如下: 首先,对本文的学术价值进行论述,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对1980-2000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女作家这一论题进行阐释,论述该命题在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以权威文化机构为切入点考察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学术意义。 第二,分析目前国内外学界就文化机构(本文以普利策小说奖为例)对作家选择和观念生产的影响这一议题的研究现状及缺陷。作者认为以往对美国文学的研究主要借助各批评流派手法对作家进行个体研究。而本人在此基础上,指出以文学奖项为框架考察美国文学经典观的嬗变以及文化体制、文学创作与接受之间关系这一议题不被重视的原因在于文学研究中借助的文化研究方法不够充分,传统的文本中心地位并不能有效地解释文本生产和消费的问题,即没有把文本作为一个作家、文化机构、社会运动、市场运作的多方参与的竞技场来进行综合性考察。 第三,以文化研究视角对获奖女作家进行梳理。该角度在文学研究中拥有一定的优越性,因为它是一种跨学科方式,其中包含文学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将其运用于文学文化研究,可以实现作家与文化机构,作家与社会运动、文学思潮,作家与文化市场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效果。 第四,本文采用层层渐进的考察方法,把获奖女作家的文本外部条件和内部审美特征结合起来,实现对八位普利策小说奖获奖女作家的整体关照。具体而言,本文对八位女作家在不同文化层面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获奖女作家的经典化历程——获奖女作家与“平眉”(middlebrow)读者群——获奖女作家与大众文化市场。以传统的文化等级来看,它们属于获奖女作家从高到低不同文化维度上的拓展。以普利策小说奖为中心,这三个层面彼此间存在逻辑上的联系。 最后,对普利策小说奖获奖女作家的经典化与市场化问题进行继续研究。在多元文化日益繁荣的美国,女性文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统摄文化机制、身份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跨学科视野对美国文化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学文化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认为,获奖小说是作家、文化机构、社会运动、市场运作交互影响的多方参与的竞技场。把获奖女作家作品放置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考察,同时打破传统文化界限,研究她们在各等级文化中的传播与接受,从而达到突破传统文本研究范式,考察文本所体现出的各场域交互作用的综合效果。为更好得支持论点,本文采用了统计分析、图表说明等方法,以具体的数据支撑和说明其中的问题倾向。如第一章在对普利策小说奖获奖女作家进行统括说明时,使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对作家的身份和作品主题予以归类整理,从而揭示出普利策小说奖所特有的偏好、传统、作家身份轨迹及发展。在第二章论证普利策小说奖与出版社的关系时,使用了统计表格以提供一个直观印象。 为便于学界对普利策小说奖研究领域的了解,本文提供了普利策小说奖的各种资料为附录,以保证论文的参考价值。 本文除导论、结语和余论外,分为四章。 导论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阐述。论证了以文化研究为角度对获奖女作家进行考察这一选题的原因及可行性。 第一章“以普利策小说奖为语境的美国女性文学”是对本文研究对象“普利策小说奖女性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语境的历史分析:第一节“普利策小说奖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普利策小说奖评选标准的探索、评选传统的建立及巩固;第二节“普利策女性文学的发展语境”论述了女性主义运动为1980-2000年普利策小说奖女作家繁荣期做出的准备工作;第三节“获奖女作家历史性分析”梳理了以普利策小说奖为框架的美国女性文学发展。本章为全文提供了一个研究铺垫和平台。 第二章“获奖女作家的经典化历程”对女作家的文学书写、社会书写及精英文化机构在其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别呈现。第一节“获奖女作家的文学书写”从修正经典、抵抗表征和美国性等方面论述了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第二节“获奖女作家的社会书写”考察了普利策小说奖通过对这些女作家的选择与肯定而生产的观念;第三节“精英文化机构运作机制”探讨了普利策小说奖作为一个产业的运作模式和隐性效应。这一章重点突出了女作家通过获得权威文化机构的认可而确立经典身份,获得象征资本的过程。并通过文本细读,对八部获奖作品的创作主题、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论述从中体现出的美国文学文化时代特征。 第三章“获奖女作家与平眉读者群”从第二章的精英文化过渡到平眉受众,即小资趣味受众。他们既不是少数的精英知识分子,也不像蓝领和劳动阶层般拥抱流行文化。他们拥有一定学识素养,对严肃艺术怀有向往,却并非真正追求严肃艺术。在美国文化市场,平眉受众是文学作品的主流读者群。1980年至2000年的获奖名单中出现了普利策小说奖历史上的首位非洲裔女作家和印度裔女作家。与白人作家不同,她们要面对双重读者的问题。 第四章“获奖女作家与大众文化市场”又从平眉读者群下移至大众文化市场。1980至2000年间的八位获奖女作家均在大众文化市场有所尝试,其中以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二位非裔女作家的市场效应最为显著。 结语部分是全文主要观点的总结,对1980-2000年获奖女作家的文化逻辑做出总结,指出美国性、人文性和经典性是其最根本的文学价值和美学高度。此外,归纳出八位获奖女作家的市场逻辑,指出她们对精英文化以外文化市场的开拓是由多种成因构成的,是其有别于获奖男作家的文化实践。最后,就论文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加以说明,以求教于专家。 余论部分是本课题的研究展望。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八位女作家在国内的译介和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国内译介主要围绕获奖小说和因电影而知名的作品。而这几位优秀女作家创作体裁多样,涉及主题广阔,狭隘的译介会使研究无法全面、深入。 本课题的创新点一是在研究对象的确定上,即以1980-2000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女作家这一整体为考察对象,而不仅仅是单个的作品或作家。二是在切入角度上,即以该系列女作家的入选来反映美国文学观念的变迁,以她们的文学影响力以及与市场的关系为入口,阐释普利策小说奖如何参与进社会议题与文学文化建构的讨论。三是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纸质文本、视觉文本和社会文本并置的方式,把获奖女作家的作品置于社会的历时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动态考察,揭示文学所担负的社会功用,阐明普利策小说奖对观念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