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微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影响其它微合金元素的溶解、析出以及相关再结晶与相变行为,从而改善钢铁材料的使用性能。研究稀土在铁基材料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稀土理化性质的特殊性,在实际研究中,钢中稀土存在的表征、分布稳定性的控制等研究较为困难。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稀土在钢中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仍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索RE在钢中的作用机理,以纯铁及Fe-La-C系合金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稀土在纯铁中的存在状态及稀土对Fe-La-C系合金在不同温度Nb析出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RE在Fe-La-C系合金中的微合金化机理。利用多功能内耗仪测量稀土对纯铁内耗的影响,研究稀土在纯铁晶界处的存在状态;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各成分铁的物相,并使用MDI jade6.5分析软件计算衍射角、晶面间距及晶格常数,观察分析稀土对纯铁晶格常数的影响;利用双辊轧机对Fe-La-C系微合金钢在不同温度区间进行双道次轧制,利用金相显微镜及热场发射SEM进行金相组织和析出物观察,获取稀土对不同温度区间轧后金相组织及析出影响的信息,并阐明原因。结果表明:纯铁在551.4℃(频率为2HZ)出现纯铁晶界峰;当纯铁中稀土含量为0.0084%时,纯铁晶界峰接近于消失,峰温不变,峰值减小,说明有部分稀土固溶在晶界处;当稀土含量为0.0135%时,出现两个峰,即固溶峰晶界和第二相沉淀晶界峰,此时稀土以固溶形式和第二相沉淀的形式存在于晶界;随稀土含量的增加,铁晶格常数分别为:2.86430、2.86579、2.86594,基体的晶格常数逐渐增大,表明有一部分稀土固溶于晶内。未加稀土和加稀土低碳Fe-La-C系微合金钢在不同温度(700℃、930℃及1050℃)进行形变诱导析出实验,组织分析表明:钢中添加稀土,抑制准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促进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SEM分析表明:稀土促进铁素体区Nb的析出,抑制奥氏体区Nb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