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油酸、软脂酸、前两者混和物、乙醇作用于肝癌细胞HepG2,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MTT比色试验法来确定最适游离脂肪酸(FFA)、乙醇的浓度,作用于HepG2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细胞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游离脂肪酸、乙醇处理后细胞内脂肪滴变化情况;利用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酶偶联比色法测定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含量,并应用重氮试剂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γ-GT泄露量。结果: 0.05mM、0.10mM、0.25mM、0.35mM等浓度的油酸,0.10mM油酸+20U软脂酸、0.25mM油酸+10U软脂酸在作用于肝细胞1天后;而5U、10U、20U、30U等浓度的软脂酸,0.6%、1.2%、1.4%、1.6%等浓度的乙醇在作用于肝细胞4天后,均可造成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油红O染色后光镜下显示,在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脂质堆积,橘红色脂肪滴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内TG和细胞上清液中的γ-GT泄露量增加,并随脂肪酸,乙醇浓度升高而递增。结论:用单纯油酸、软脂酸、混和酸、乙醇均可以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成功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细胞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