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也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证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重大,不容忽视,这是一项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的战略性、全局性的根本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对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其应用的普及,新媒体对我国意识形态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媒体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它已经不可否认地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级产业”,覆盖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领域。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对我们产生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由印刷传播向电子传播实现了整体跨越。我们从“被时代”来到了“主时代”,我们从对新闻、信息甚至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了“主动选择”。此时,信息的获取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对信息的有效选择问题。为此,新媒体境遇下的意识形态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正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对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新媒体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平台,提高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和直接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建设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媒体境遇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撑。在现实意义上,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又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在新媒体境遇下,怎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解决新媒体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和挑战,使新媒体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如虎添翼,而不是为虎作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问题。本文尝试着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进行理论构建,力求描绘出新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蓝图。本文首先从阐释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概念出发,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历程,总结基本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消极影响和直接挑战,提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最后以多种方略协同创新的方式加强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来具体阐述:第一部分:分析梳理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变化的梳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论证,提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概念,并分析解读其科学内涵。第二部分:回顾建国以后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善于从历史的镜子中认识自己的过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自勉自省。本文以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建国后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当前我国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警示和启示,使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消极影响和直接挑战。根据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和高校师生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境遇下对高校师生影响较大的七种社会思潮及其消极影响。然后又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直接挑战,即新媒体对我国虚拟社会的监控和防御能力提出的挑战,对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的挑战和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挑战。第四部分:该部分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层面的目标设定:通过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社会层面的目标设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党建层面的目标设定: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第五部分:结合上文概念的确立,问题的提出以及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确立,在这部分我主要阐述新媒体境遇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方略问题。新媒体境遇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通过多种方略协同创新来实现。第一,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打造新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合力;第二,熟知新媒体的传播原理,加大监管力度,健全舆情防控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第三,通过多种方式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改革第一课堂——传统课堂,活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延伸第三课堂——新媒体网络课堂;第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