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对文献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讨索拉非尼合成工艺改进使其适于工业化生产。研究索拉非尼对体外培养MHCC97-H细胞中PRL-3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力的作用。方法通过优化关键步骤的反应条件,先4-氯-3-三氟甲基苯胺和固体光气反应生成异氰酸酯,然后再和4-(4-氨基苯氧基)-N-甲基-2-吡啶甲酰胺缩合成一步法合成产物Sorafenib。在24、48、72 h测定经不同浓度梯度索拉非尼处理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以筛选合适的干预浓度和时间。采用MHCC97-H肝癌细胞培养传代,用索拉非尼干预处理,瑞氏吉姆萨法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RL-3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癌细胞侵袭力。结果实验确定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投料顺序等反应条件对Sorafenib收率的影响,最终优化得出较优的合成条件,收率平均为94.2%,较文献报道两步总收率(93%)有所提高。产物HPLC含量为98.5%,化合物经过1HNMR、MS和13CNMR确证。索拉非尼能诱导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凋亡,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与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经索拉非尼作用后PRL-3蛋白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肝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索拉非尼体外最佳干预实验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6μmol/L和48h。结论(1)经工艺改进后合成Sorafenib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易、收率稳定,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研究表明Sorafenib能降低肿瘤细胞侵袭力,诱导肝癌细胞凋亡。(3)研究表明Sorafenib能降低MHCC97-H肝癌细胞株中PRL-3蛋白表达水平。(4)研究表明Sorafenib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可能是通过下调PRL-3蛋白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