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教育成为人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如今,家庭对于教育的投资呈现一个新的特征,就是通过购房来实现对教育的选择和投资。在房价不断上行的背景下,尽管这一举动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但是依然不能阻挡一批又一批的家长投身于购买学区房的热潮中。因此,房地产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那住宅价格是否反映了当地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中国是否已经出现了教育的“资本化”?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房地产市场研究中广泛运用的特征价格模型,以南京市为例,对南京市江南八区的住宅价格和教育资源数量、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资源数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是不稳定的,但是,教育资源质量和住宅价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重点学校作为优质教育的输出方,对其周围住房价格的上涨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本文就南京市主城区住宅价格和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南京市主城区之间的教育“资本化”程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除此之外,本文还对教育的资本化问题进行了拓展分析,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民办学校的加入会提高本地区教育“资本化”程度。第二,在租房市场上,教育资源质量对租金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与二手房市场得到的结论是类似的。不同的是,在二手房市场上,教育资源数量对住宅价格影响并不稳定,但是,在租房市场上,它对租金的影响显著为正。第三,在考虑了南京市新街口CBD和河西CBD后,教育的资本化程度有所降低,但是总体来说,结果仍然验证了教育资本化现象的存在。对教育“资本化”的认识应该一分为二,一方面,教育“资本化”使得高收入家庭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另一方面,教育“资本化”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排除在优质教育的大门外,使得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失公平。因此,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公平性,才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