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宜居的人居环境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绿肺”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市容、调整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海岛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不同于一般内陆城市的特殊性。本文以福建省东山岛为例,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均匀度、景观廊道密度等评价指标,对城市绿地的景观空间格局结构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景观尺度原理、景观格局决定生态过程理论和“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结合生态优先性、系统整体性、可持续性等原则,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东山岛现状绿地进行规划研究,形成集中分散、大小结合的绿地斑块镶嵌,纵横交错、有机联系的绿色廊道网络分布,生态良好、滋补城市的外围自然大环境包围的绿地系统生态景观格局,形成山、海、城、林为一体的海岛城市景观。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理论研究结论①参照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理论下,提出绿地斑块、绿地廊道、绿地基质的绿地分类方法,对传统绿地分类方法是一个补充,能从景观生态上更宏观地把握城市绿地的结构布局和功能效益。②根据景观格局结合决定生态过程理论,从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与效益出发,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考虑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生态安全、城市夏季热岛缓解功能、大气净化功能、休闲娱乐功能、防灾避难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和制约作用。③景观生态学评价指标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传统分类方法中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等绿地指标体系,丰富了城市绿化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在宏观上定性定量地分析比较时间和空间上绿地景观的差异和优劣,为城市绿地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2)实践研究结论①绝对数量指标上:2007年东山岛除其他绿地外,城区内绿地总面积为190.26hm2,人均绿地面积为21.40m2/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15m2/人,绿地率为24.81%,绿化覆盖率为28.90%。研究表明:东山岛绿地率、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园面积三大主要绿地指标跟国家和福建省相关标准尚有较大差距,城市绿地基础较为薄弱。②绿地景观构成上:东山岛研究区范围内公园绿地面积为36.90hm2,占绿地总面积的4%,生产绿地面积为7.81hm2,占绿地总面积的1%,防护绿地面积为53.51hm2,占绿地总面积的6%,附属绿地面积92.04hm2,占绿地总面积的10%,其他绿地面积为724.43 hm2,占总面积的79%。研究表明:由于东山岛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其他绿地面积相对较大;先前滨海防护绿地的建设使得东山防护绿地也占了一定比重;而作为城市绿地重要部分的公园绿地面积太少,不能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防灾避难的要求;生产绿地数量很小,不能跟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③景观生态分析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对绿地现状的景观生态分析,其他绿地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4.0005),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次之,由于生产绿地数量上很少,其多样性指数最低(1.3819);公园绿地的优势度指数最高(1.5260),接着是其他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斑块密度指数上,生产绿地最高(0.5119),其他绿地最低(0.0387);其他绿地的景观破碎化相对较高(0.3857),生产绿地最低(0.0043);景观廊道密度指数为0.2608。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城市中重要绿地的公园绿地的多样性指数还需提高,整体景观的连通性还有待加强。④绿地景观规划上:在绿地数量指标上,结合东山岛独特的环境特征和实际情况,通过近远期的绿地规划建设使主要绿地指标数量来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在景观结构格局上,根据对东山岛绿地现状的景观生态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规划的方法,通过对斑块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的合理设置,做到斑块的大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绿地斑块的均衡布置以及绿地廊道的建设,形成联系紧密的绿色网络体系,使各个绿地斑块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绿地景观在空间上的连接度和连通性,在降低景观破碎度和提高整个绿地景观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充分利用城区外围的绿地基质,通过楔形绿地等形式将自然绿地景观引入城市中,丰富城市景观,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