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医疗服务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过快以及"看病贵、看病难"现象愈发严重。而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是对医疗改革作出"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判断。可见,深入研究现行医疗体制问题的根本原因能够为我国医疗体制重构提供理论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将以供给诱导需求作为切入点,并在对供给诱导需求的存在性和严重程度测度以及全面阐述医疗服务需求、供给以及市场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不完全信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来构建以医患双方为博弈主体的博弈模型,研究在资产专用性投资下医疗服务供给方的供给诱导需求行为的内生性,深入系统的分析了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不同医疗服务提供机制对医疗服务供给方行为决策的影响差异,从而试图寻找有效治理供给诱导需求的方法手段,并为医疗体制深化改革或重构提供可能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综述表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来源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并且指出供给诱导需求有可能不符合医疗服务消费者的利益,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更加应该值得关注与研究。同时,本文认为,医患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和医疗服务供给方既是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又是医疗需求方的代理人的双重身份角色是供给诱导需求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如果医疗服务供给方的专用性资产缺乏保障机制的话,医疗服务供给方会自发地通过供给诱导需求来寻求保障,并加以博弈模型论证了无保障条件下供给诱导需求的内生性;而后,将"看门人"制度作为一种激励约束机制,并运用契约理论、演化经济理论和博弈理论对其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看门人"制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使全科医生进行自我约束以降低供给诱导需求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全科医生的医疗专业知识来进行对专科医生进行行内监督,缓解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严重程度,进而一定程度上约束专科医生的供给诱导需求行为。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供给方的行为决策具有不同激励影响作用,通常前瞻性成分越多的支付方式要比回顾性成分越多的支付方式更能够约束供给诱导需求行为,即预付制相比后付制更能抑制供给诱导需求行为,但其也存在着医疗服务供给方降低服务质量或逆向选择患者等问题。为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和实际情形采取相对适宜的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混合支付方式相对更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另外,本文在探讨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以药养医"制度的剖析指出医疗服务提供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会增强医疗服务供给方进行供给诱导需求的行为动机;而后则通过比较医院产权私有制与公有制背景下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医院经理人行为决策的影响差异,研究指出完全市场主导化或者完全政府主导化都不能完全抑制供给诱导需求的产生,应该将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相结合起来才能抑制供给诱导需求和降低医疗费用。对于我国医疗体制深化改革或重构而言,本文在结合其存在问题与弊端的基础上将有管理的市场化作为医疗体制重构目标,并提出可能的路径选择,即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医疗服务"看门人"制度;破除以药养医,实行医药分离;改革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综合使用不同支付方式;对公立医院产权进行改革与再定位,引入多种形式的医疗提供主体;实行政府监管与规制职责的有选择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