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前列腺癌目前仍是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美国男性癌症死亡率的10%左右[1]。在英国,每年约有35000的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虽然我国目前临床前列腺癌发病率远较西方国家水平低,但近些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2]。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应用于临床前列腺癌的筛查以来,使得很多的早期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得到了诊断和治疗。然而,近年来,多数早期诊断的前列腺癌属于惰性前列腺癌,患者即使不接受治疗,也不会死于前列腺癌,所以可以采用主动监测的方式避免过度治疗。侵袭性前列腺癌如果不能在早期经根治性切除手术彻底清除,即使经雄激素剥夺治疗最终仍将发生远处转移(如骨)或者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3]。一旦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化疗也只是让部分患者受益,且仅仅是生存期延长几个月而已。因此,积极筛选前列腺癌预后以及耐药相关的特异性遗传学标记物,探索其预测价值及适宜的疾病进展监测模式是当前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诊断后处置以及药物疗效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检测循环血液中microRNA的稳定表达,证明部分在血液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病程判断的血液分子标志物[4]。通过寻找出循环血液中稳定地差异性的表达的microRNA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患者年龄、患者PSA值、Gleason评分等)来帮助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程判断以及预后疗效的评估。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5](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测序平台bgiseq500测序方法),对比NCBI数据库hg38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在筛选出的9个血液样本(其中3个为前列腺癌、三个前列腺增生、3个健康人)中筛选出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和健康对照组中差异性的并且稳定表达的microRNA。收集我院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血液标本(其中前列腺癌患者45名,前列腺增生患者30名),用PCR检测方法测定血液中microR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数据分析筛选出的miRNA是否有一定的检测意义,用以判断二代测序的测序结果是否有效。分析各组患者血清中差异性microRNA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中所用的血液标本均来自未经前列腺癌相关治疗的患者。结果: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了4个在前列腺癌患者和前列腺增生且前列腺穿刺阴性患者及健康人中稳定的差异性的microRNA。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的为hsa-miR-500a-3p,hsa-miR-7854-3p,在健康人和前列腺增生中高表达的基因为hsa-miR-584-3p,hsa-miR-4725-3p。通过后续我院血清样本PCR检测方法验证,hsa-miR-500a-3p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患者和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比于正常组,前列腺良性增生组血清中miR-500a-3p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miR-500a-3p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病理分期、临床分期、有无骨转移及血清tPSA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大小无关(P>0.05)。结论:miR-500a-3p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为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程的判断提供了相关实验依据。联合PSA等临床数据可以更加精准的对前列腺癌作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