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NO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对MAPKs、TGF-β信号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NO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对MAPKs、TGF-β信号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NOS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后心脏保护作用及信号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待细胞贴壁融合后,置于5%CO2+95%N2孵箱中培养,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分为:1.正常对照组2.缺氧15分钟组3.缺氧15分钟+硝普钠组4.缺氧30分钟组5.缺氧30分钟+硝普钠组6.缺氧1小时组7.缺氧1小时+硝普钠组8.缺氧12小时组9.缺氧12小时+硝普钠组。硝普钠(6ummol/L)于缺氧前半小时给予。以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通道MAPKs、TGF-β蛋白的表达。观察NO对缺氧心肌细胞信号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第二组分为:1.缺氧12小时组2.缺氧12小时+硝普钠组3.缺氧12小时+复氧24小时组4缺氧12小时+复氧24小时+硝普钠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观察NO对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前给予6umo l/L硝普钠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各时间点硝普钠处理组细胞凋亡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硝普钠干预后各时间点硝普钠处理组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JNK、P38、TGF-β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ERK表达在各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NO能明显减轻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的凋亡,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NK、P38、TGF-β蛋白的表达有关。第二部分eNOS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后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eNOS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的信号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本实验分为24小时组和7天组,分别观察eNOS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信号通道蛋白表达及新生血管、心室重塑的影响。实验组分为:1.假手术组2.心肌梗死(MI)组3.心肌梗死(MI)+腺病毒载体(Ad.Null)组4.MI+Ad.CMV-eNOS组5.MI+Ad.CMV-eNOS+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心肌梗死前4天通过心脏表面注射进行局部eNOS基因转染,通过免疫组化和测定NO的产量观察eNOS基因的转染情况;采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心脏功能;采用TTC法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原位末端标记凋亡(TUNEL)法观察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D31和α-SMA观察新生血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基因转染对心肌MAPKs、TGF-β信号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eNOS基因转染后,eNOS表达明显增加,NO生成明显提高,与MI对照组及Ad.Null组比较(0.42±0.04 vs 0.18±0.02or 0.16±0.02 nmol/mg,n=7,P<0.01)和过氧化物的产量明显减少,与MI对照组及Ad.Null组比较(391.89±92.57 vs 678.94±81.83 or 684.17±79.85 pmol/min/mg)。与Ad.Null组及Ad.eNOS/L-NAME组比较,eNOS基因转染明显提高心肌梗死大鼠的生存率(63.7%vs 50%or 46.7%,n=7,P=0.0381)。与MI组及Ad.Null组比较,eNOS基因转染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30.9±3.3%vs.47.9±4.5%or 44.2±4.1%,n=7,P<0.01)、心肌梗死面积(22.5±2.8%vs 46.4±2.9%or 43.5±3.3%,n=7,P<0.01),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与MI对照组及Ad.Null组比较,新生血管明显增加(583.0±46.5/mm2vs 332.7±20.3/mm2小动脉密度;824.0±41.2/mm2vs 512.0±35.6/mm2毛细血管密度,n:7,P<0.01)。P38、JNK、TGF-β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与其他实验组比较,eNOS基因转染后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新生血管明显增加,eNOS基因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P38、JNK、TGF-β/Smad的表达有关。eNOS的这种作用可以被L-NAME所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