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沿革考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礼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作为中原地区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形式,冠礼在先秦时期已经发展成熟,达到鼎盛,是士以上的贵族阶层必行之礼。冠礼的仪式以“三加”为主,主要程序即通过卜筮选定举行加冠礼的日期、需邀请的嘉宾,届时以加三次不同冠式并分别致祝辞的形式来勉励被加冠者以成年人的责任和意义,行过冠礼之后,少年才真正被视为成年,有了婚丧嫁娶、掌管家族、出仕的资格。   本文主要依据“三礼”等礼学典籍,结合历代的史学、私家仪注、出土文献、民俗文献等资料,考察从先秦至民国乃至今日的历代演变,主要包括冠笄的分类、样式沿革、冠(笄)礼的仪式、加冠(笄)的年龄、祝辞等内容的历代沿革,今日新的成年礼样式的论述等等,以考证冠礼的行礼起源、演变、消亡,希望改善冠礼研究著作较少、断代研究居多而全面考证的论述不多的现状,并揭示在新时代下成年礼的新特点、举行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管子·权修》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期刊
夏敬观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词学家兼词人。他少承庭训,与晚近词学大家交游甚密。他倾心于词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在词籍校勘、词作辑佚以及词律词韵的补正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学位
阎连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可以分为四个系列——“东京九流人物系列”,乡土“瑶沟系列”,军营“和平系列”和乡土“耙耧系列”,其中“耙耧系列”乡土小说代表了阎连科小说创作的最
研究了球墨铸铁表面等离子束熔凝硬化区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工作电流达50 A时可实现球墨铸铁表面的微熔硬化处理;工作电流增大,熔凝层和硬化层的深度、宽度增加,硬度值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