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t01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真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从建国到改革开放长期主持政法工作,尤其是文革后连续多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了大量的立法工作,被誉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基人。自彭真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革命起,就逐渐形成了依靠党的政策来进行治理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却仍然倾向于通过党的政策来治理国家。但是,经历了文革的劫难之后,他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将依靠党的政策治理转变为依靠法律的治理。换言之,在彭真的思想中,出现了从依靠党的政策治理到依靠法律治理的转向。由于彭真所处的特殊地位,其思想中的这种转向反映了国家治理观念的转变,也推动了国家治理术的实际变迁。本文以彭真的治理术思想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彭真治理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这种发展的原因,并进行简要评析,从中得出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学术综述,最后概括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部分从分析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入手,对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政策治理具有灵活性特征,而法律治理具有稳定性特征,从而提炼出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区别。第二部分以彭真的相关著作为分析对象,归纳和梳理彭真治理术思想的发展过程,这些著作包括《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彭真文选》和《彭真论新中国的政法工作》等等。第三部分分析彭真治理术思想发展的深层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依靠的手段,从政治动员转变为利益激励机制,要求进行法律治理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确定性的指引。第四部分梳理彭真治理术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对彭真治理术思想转向进行评析:一方面,彭真所主张的法律治理为构建法治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彭真所力图构建的法律治理缺乏法治精神的支撑。在此基础上从彭真治理术思想的发展得出启示,即法治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法律治理,也需要法治精神的支撑,因此构建法治社会必须培育出法治精神。结论部分对全文的写作思路进行概括与提炼,并重申本文的论点:构建法治社会要求在坚持法律治理的前提下培育出法治精神。
其他文献
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于中医用药的诠释不能满足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作为中医药理论载体的中药的现代研究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合理结合是时代的需要。本文以麻黄的历史为研究对象,
在我国每年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中,虐待罪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这些案件时却经常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本文中讨论的案例就涉及到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
目的:通过将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各项指标客观量化,建立一个相对比较规范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症状和证候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分级标准,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方法:采
通过回顾性的临床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观察法、比较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治疗痹证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首先,对痹证进行了古代文献学研究,总结不
通过对美国有机农业发展、有机食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的分析,针对我国有机食品认证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应用并发展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与当代各种异化现象的关系,探
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相同与不同点方面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的选用与布置是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火灾探测器的类型、烟雾探测系统的设计、早期空气采样烟雾探测系统与传统探测器的对比进
目的:本文从系统文献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验证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防治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方法:本研究选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
目的探讨在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症肝失疏泄型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三年级女大学生8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肝失疏泄型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800人中有692人存在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