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市民小说片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市民小说值得研究的内容是很多方面的,该文仅就其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立论,文章的结构、范围大体如下:一、导言.老舍与他的市民小说.二、老舍创作心态的构成.首先,家庭环境对老舍创作心态的影响;其次,是新文化运行的影响;再其次,西文文化的影响.三、老舍的创作与北平.其一,老舍对北平的态度;其二,老舍的创作与北平市民文艺和民俗的关系.四、"国民性"的批判.老舍一开始就将对国民性的批判作为创作的题旨,从《二马》,到《离婚》,到《四世同堂》,再到《正红旗下》,表现出他对国民性问题的持久关注.五、结论.老舍市民小说拥有着文化学意义.他不仅对二十世纪文学作出很大贡献,并将滋养新世纪的文学.
其他文献
丁玲生活在20世纪中国最动荡、最复杂的时期.她是一个作家,又是一个"战士".她一面响应时代号角的召唤,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而呼喊,一面又为美好的理想而奋笔疾书.但作为
中国史官文化极其发达,史家层出不穷。中国古代小说批评长期与史学缠绕在一起,具有浓厚的史学意识。深入探讨两者的审美关系,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独特内涵。 由于古
语言是有特权的媒介,我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共享意义,即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并交流意义,所以语言对于意义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它总是被看作种种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主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