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国首部国家信息公开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十几年间,“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政务公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这“五公开”得到了大力推行,基本实现了公开内容在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的覆盖。县(市、区)级政府机关作为全国各级政府机关中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至关重要的一级政府机关,其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效果。然而,受限于县(市、区)级政府的政治级别和技术水平,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县(市、区)级政府的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工作成效仍然不明显,政府与民众对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内涵意义和要求等还存在模糊认识,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仍然不能够满足公众的期待。因此,本文立足于县(市、区)级政府(以B区政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B区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供给侧(B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和需求侧(B区公众)进行调研,总结归纳出B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辖区内公众的一定认可,但是还存在诸如主动公开质量不高、公开渠道建设欠佳和政民互动性较差等问题。借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比较研究法,借鉴国内其他基层政府的先进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了优化B区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方案:一是规范公开内容,实现全面细致;二是规范公开渠道,实现方便快捷;三是规范公开流程,实现顺畅标准。同时,提出三点确保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性对策建议,即: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服务队伍建设;构建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监督保障机制。与此同时,也期望形成中央、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协调联动机制,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