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变革的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大多数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何通过有效的变革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组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组织的扁平化、企业运作柔性化和内部关系网络化等方面。虽然这些变革措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事实证明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组织变革并不足以应对企业面临的挑战,否则,我们难以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企业资源外包、企业之间缔结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大量出现的事实。由此看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重构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同时,也把视角转向企业外部,寻求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以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增强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能力。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和实业界对资源外包等企业间的合作形式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如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资源外包业务在许多行业地迅速发展起来,在日渐成熟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厂商完成,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美国企业协会主席John Marotti(1996)指出:几乎没有哪家公司能承受得起精于一切,他们需要决定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专心搞自己擅长的方面,同时确保自己的专长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本文立足于上述背景,在生产组织模式变迁的视角下,以资源外包的形成和演进机理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资源外包的形成和演进机理。在理论上,本文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交易费用为主线,将影响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分解为交易方式、交易技术和特定的社会经济状况,探讨了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企业间外包活动的深层次动因。
    贯穿全文的观点是,企业问的外包合作是企业间的一种交易活动,而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交易活动的类型和方式受到交易费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资源外包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变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而言,由交易方式、交易技术或特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变动引致的交易费用的节约是资源外包形成和演进的基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