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同时也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原因。目前为止西医很难实现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进程的目的。中医药对DN的研究仍存在着辨证分型不规范、辨证分型难以体现糖尿病肾病自身独有的特点,缺乏流行病学研究等诸多缺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位、病性分布规律及病位、病性与各项西医化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来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展规律及临床病变特点,以此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统一、规范的辨证标准,提高中医治疗效果,改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缓解症状,提供全面、客观的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严格纳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血液透析室符合纳入标准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与终末期非糖尿病肾病组,病例采集时间2008年10月至2010年01月。运用朱文峰教授证素辨证理论观察两组患者病位、病性辨证规律及病位、病性与各项西医化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甲状旁腺激素、磷、胆固醇、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等指标糖尿病肾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肾小球滤过率减退和肾小管功能受损程度较非糖尿病组严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均已出现左心室肥大且左室重构,其中以向心性肥厚为主,依次为离心性肥厚、向心性重构,只有少数正常。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显证病位以肾为主,其次为脾、肝、心、肺、肌肤、心神、胃。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显证病性以气虚为多见,其次为血虚、阳虚、阴虚、湿、痰、水停、津亏、热、精亏、气滞、血瘀;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前证病位以心为主,其次为肝、心神、肌肤、胃、胆、肺、脾、表、大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前证病性以精亏为多见,其次为痰、寒、热、气滞、血瘀、燥、湿、动风、外风、水停、阳亢、津亏、阳虚、阴虚、血热。各项西医化验指标与病位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血肌酐与肾、脾有显著相关性;血浆白蛋白与肾、脾有显著相关性;血红蛋白均与脾有显著相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肝、脾有显著相关性;BNP与心有显著相关性;胆固醇与脾有显著相关性。各项西医化验指标与病性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血肌酐与气虚、血虚、阳虚、湿有显著相关性;血浆白蛋白与气虚、血虚有显著相关性;血红蛋白与气虚、血虚有显著相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气虚、血虚有显著相关性;BNP与气虚、阳虚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证素辨证涉及的病位、病性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故相关的临床表现更多,而某些病位或病性证素积分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故相应的症状病变程度较非糖尿病组更严重。西医生化指标与某些病位、病性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证素辨证能准确辨识当前病变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将其客观化、规范化,是临床辨证的根本目的,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