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引起了国内外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如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关注与重视。相对商业银行我国对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控制方面就稍有欠缺。因此应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选择适合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控制方法。对提高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为研究主体。以操作风险定义、操作风险分类、特征及运用流程理论、内部控制理论、流动性风险溢价理论和VaR计量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对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现状、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特点、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成因的宏观与微观因素。通过对媒体报道、报纸与杂志刊载、网站搜集、官网查询等方式查询到所有可查找的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案例。整理出我国农村信用社1989年至2013年,时间跨度为25年总计275件操作风险案列。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对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案例的时间分布、事件类型分布、地区分布、金额分布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运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在险价值VaR,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较大。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所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环境建设、农村信用社员工管理、提升农村信用社外部监管规定、完善农村信用社外部监管约束几方面提出建议,提升我国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减少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