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疾病管理体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已经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疾病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该管理体系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降低再次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节省卫生医疗成本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对管理体系的临床实用性及进一步可推广性进行评价;了解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中的所起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已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2012年1月—2012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200名。对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纳入后随访管理24周。对CHF患者填写《基本信息表》,《基本信息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的相关疾病。对纳入患者按照量表进行中医症候评分、西医症状体征评分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积分,确定患者纳入时的基础评分状况。在药物干预方面,两组患者常规心衰门诊复诊,由专科门诊医生对心衰患者确定药物治疗方案,本管理方案不对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干预。管理方式:管理组严格按照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疾病管理规范和流程进行管理,包括随访、专科医生门诊、专科护理门诊、自我管理培训课堂、医患之间、患者之间互动等疾病管理,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在专科门诊常规复诊。管理结束后,通过比较管理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评分及两组之间在心功能分级、中医症候积分、西医症状体征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积分、因心衰再次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等观察指标之间有无差异,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体系的临床效果、实用性及可推广性。研究结果:管理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管理组及对照组在中医症候评分、西医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调查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方面在24周后均有改善。管理组与对照组的心功能自身前后对比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管理组85.56%,对照组为69.47%,两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管理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所降低,总有效率管理组为75.25%,对照组为53.68%,两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随访管理24周后,管理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总积分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中医单项症状评分方面,管理组较对照组在心悸、下肢水肿、脘腹胀满、口唇紫绀症状方面改善明显。随访管理24周后,管理组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因心衰再次住院率、住院总次数、住院医疗费用方面,对比均有意义(P<0.05)。死亡率方面,管理组死亡率3.19%,对照组死亡率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疾病管理体系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选择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并对比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与平补平泻手法治疗DPN的临床疗效,从而较客观地评
目的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列。目前,尽管胃癌的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都有很大的提高,预后却不令人满意。从分子水平来全面理解胃癌发生
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选购原材料和一些其他国家的跨国企业在中国选购原材料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频繁。我国正逐步发展成为全
从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设施模型和应用模型,总结了云计算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