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是汉族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源自中原,以客家方言为母语,是汉族中移动性最强、能动性最强且分布最广的一支特殊支系。他们从西晋末年(公元320年)于黄河流域开始南迁后,又因战乱、天灾、政治等各种原因继续向海、内外迁移。在这一千多年的迁徙移居过程中,客家人特有的民俗风情在保留其内核的情况下也随着居住地点的更换而不断完善模式,成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旱季时,舞水龙祈雨是闽粤赣地区的客家人进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清朝初年,这些地区的客家人迁移至洛带时,也带来了他们的舞龙习俗。身在异乡的客家人每年都会依据传统举办各式各样的舞龙活动,舞水龙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在众多舞龙队伍中,来自江西的“刘家龙”较为完整地传承了古代中国龙舞的仪式和程序,是其中的突出代表。1989年以来,“刘家龙”多次参加市、区、乡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自2000年起,“客家火龙节”和“客家水龙节”这两项特色民俗旅游活动相继在洛带开展,并且这两次活动都获得巨大成功,“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也开始享誉四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完善,洛带客家水龙节于2018年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客家水龙节的发展态势良好,“刘家龙”也作为客家水龙节的核心内容被保留了下来,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个成功范例。本文以洛带“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为田野调查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入手,研究分析“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的起源、活动过程、文化内涵以及其从洛带“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的转变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都在推广旅游和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洛带和“刘家龙”把握时机将开发旅游和保护民俗互相配合同步进行。在时代语境选择洛带和“刘家龙”的同时,“刘家龙”和洛带的自身条件,诸如“刘家龙”的历史渊源、舞龙技术、舞龙仪式、洛带的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区位条件、民众态度等也与之相契合。使“刘家龙”转变为客家水龙的原因是多元的:第一,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形势之下,国内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洛带的乡镇企业面临了新的发展契机;第二,洛带本地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且民众思想开放,具有使资源资本化的可操作性;第三,专家团队、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三方合力使得“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紧密结合,从学术、政治和经济三个角度支撑了其转变。笔者注意到,在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像客家水龙节这样历经转变的形式比较少见,所以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如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文化品牌模式、产业集群模式等能为后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