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宁波某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没有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双方交往主动性表现较好,交往的内容更多是关于学位论文的指导和承担课题任务的指导,在日常生活问题上的交流较少;师生交往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研究生对师生交往关系的满意度总体不高;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交往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年级、专业、研究生背景(本科毕业学校、工作经验)等差异;师生双方的交往主动性、交往频率、与导师意见交流、导师对学生今后就业发展关注度、师生日常交往是影响师生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师生关系的冲突性维度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往主动性、交往频率、课题任务、导师对学生今后就业发展关注度、与导师意见交流等。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研究生交往主要存在师生双方交往主体的不对等性、交往双方主体的片面性、交往双方内容的功利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研究生招生规模迅猛扩大导致师生交往疏远,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导致师生交往功利化,师生双方交往的观念错位导致师生交往不对等,师生交往双方的工具理性导致师生交往的片面性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到位导致师生交往异化。最后本研究从交往理论视域下提出几点构建良好师生交往关系的建议:一树立从工具性价值转向目的性价值的师生交往观,二重构师生交往主体间的心灵对话,三完善合理的研究生组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