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出现了新热潮,辅导员职业化成为学术界讨论的新焦点。但是,辅导员职业化从理论的提出到实践的尝试却非常缓慢,除了上海、武汉、山东、辽宁等省(市)的个别高校,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系统本身的问题,也有实践条件的问题,还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问题,其中,侧重辅导员个体视角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
“人”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就是要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成为某些人专门的、热爱的、长期从事的,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职业。从内涵可以看出,构成辅导员职业化最关键是辅导员个体知识的专业性、职业的感情性和事业的专注性。也就是辅导员个人发展是否得到满足;辅导员的心理发展变化是否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情感是否得到加深。这三者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内在因素,深刻影响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成败,是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重大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需要行之有效的对策。第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激励机制。主要是尊重辅导员主体性地位;充分认同和解决辅导员的实际困难;要把对辅导员的严格要求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关注辅导员的全面发展。第二,探索解决代沟问题的新途径。主要是尊重代沟的客观性;实行“条状”管理和“块状”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模式。第三,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情感。主要是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积极投身道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