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活性玻璃(BG)自从1971年被美国的Hench教授发现之后,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生物活性玻璃相比,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显示出更好的骨重建能力和生物相容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有很高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有序介孔结构和抗菌能力。与其他介孔材料(高比表面积、高孔容、独特的孔径)和生物活性玻璃的优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还拥有高效的组装和释放蛋白质和药物分子的能力。这个特点对于在临床医学中骨的修复与替代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以嵌段共聚物P123作为介孔相软模板制备了一系列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以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IR)等多种现代测试技术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的自主装蒸发过程制备介孔硅和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研究了两种介孔材料的介孔结构,并研究了两种介孔材料对布洛芬的载入量与释放性能。 (2)合成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并载入布洛芬然后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对合成的PLGA/MBG微球进行表面修饰后吸附蛋白质。研究该体系的二元药物释放的性能。 (3)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合成掺杂钛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通过离子交换、煅烧裂解的方法合成银掺杂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分别研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钛、银掺杂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羟基磷灰石的生长能力以及抗菌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体外成骨性能、药物释放性能和抗菌性能,这些材料在骨修复领域将具有潜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