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少,变率大,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在西北地区气象站点年降水分区的基础上,考虑了区域内站点之间降水量变化的一致性情况,以降水量相关性高的区域进行区域降水重建,利用西北地区现有的树轮年表,以区域内插值降水量平均序列为校准序列,重建了北疆地区和西北中部地区上一年7月到当年6月具有年分辨率的两条降水序列,其中北疆地区降水序列长度为1543—2001年,西北中部地区降水序列长度为1005—2001年。为了分析气候变化的规律,对重建序列进行周期和突变分析。 以往研究一般侧重于重建采样点附近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而本文主要侧重于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区域降水量变化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疆和西北中部地区都处于降水丰沛的时期,两区相比,北疆的降水波动要为剧烈。其中公元1557~1591年、1620~1641年、1732~1746年、1868~1906年、1935~1962年和1981~2001年同处于多雨期,而公元1697~1731年、1808~1844年和1916~1932同处于少雨期。北疆地区降水序列周期分析表明:存在40~70年显著周期变化特征,同时20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也较为显著;西北中部地区降水序列周期分析表明:存在200年左右的主控周期,不同时段也存在120年左右和5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年左右、120年左右,40~70年周期变化特征在西北地区降水变化中具有普遍性。北疆和西北中部地区突变分析显示,最近两个世纪中,19世纪20~30年代和20世纪最初20年均发生了年降水量的突变现象,其中19世纪20~30年代均表现为降水量增加,20世纪最初20年均表现为降水量减少。北疆20世纪30~40年代突变显示降水量的减少而西北中部地区要比北疆地区晚10年左右。北疆地区降水突变的发生要比西北中部地区频繁,表现为时间尺度大。通过对不同资料突变研究结果的比较,发现18世纪前半叶,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的突变不同地区表现为非常好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