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向的经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高速的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繁荣,而且提升了全体民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然而,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隐藏着诸多问题,民众对自己经济状况的看法似乎并不是随着宏观GDP的增长而增长。相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更多的则是一部分人的抱怨和感叹。进入新世纪以来,运用何种方法构建出能够准确测量我国民众的真实经济生活质量是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对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中民众经济状况的测量和总结,更是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虽然有关生活质量的研究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悄然兴起,但时至今日,我国的生活质量研究也仍旧处在发展阶段中。尤其是对作为生活质量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生活质量指标的构建的专门讨论和研究也并不多见。为此,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在遵循有关原则和依据的前提下,用定性分析方法预选测量指标,然后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预选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量化判断和鉴别力分析,进一步筛选、确认所需测量指标。本文首先界定了有关生活质量相关概念,并从居民收入、消费和劳动就业等角度对经济生活质量含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分析了经济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接着在全面性、代表性等原则指导下运用专家调查和软件统计法等分析方法筛选确定了测量我国居民经济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经济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各部分的权重。随后引入近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对经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应用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经济生活质量在总体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消费结构不合理和就业问题突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应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激发消费动力、优化消费结构和完善就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着手解决。尽管这些问题和对策并不能全部反映我国居民经济生活质量中的问题,但经过对经济生活质量指标的构建分析及对实证分析,本文的一些实证结果或可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些的信息支持和政策参考。相信随着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未来我国居民的经济生活质量状况会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由于所处背景以及成长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不同的,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和理解能力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样的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起不到实质性的
摘 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课堂的高效。结合这一特点,老师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一味地填鸭式、一言堂,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再是课上机械式被动接受,课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体验,结合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突出课堂的实效、高效和有效。促进学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