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传统医学角度出发,探讨影响 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因素,从而探寻治疗COPD稳定期的新途径及新方法,寻求治疗COPD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 纳入133例COPD稳定期病例。所有病例通过询问病史、体检、胸片及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所用患者出院后进行长期电话随访,并予健康宣教,如对疾病的认识、戒烟、注意坚持用药、康复锻炼、氧疗、食疗、心理干预等。以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最终预后(是否死亡)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中医辩证分型及对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纳入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出院患者共133例。在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方面,气阴两虚组、肺脾肾虚组、肺脾气虚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分值上,气阴两虚组>肺脾肾虚组>肺脾气虚组。二组间比较,肺脾气虚组与肺脾肾虚组在症状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肾虚组分值高于肺脾气虚组,在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气虚组与气阴两虚组在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分值均高于肺脾气虚组;肺脾肾虚组与气阴两虚组在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分值均高于肺脾肾虚组;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值与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活动能力及总分部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及碳酸氢根值在症状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方面,比较三组证型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值及血气分析中碳酸氢根值与患者预后(2年间是否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与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证型间生存期,在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方面,肺脾肾虚组最短,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中药治疗与否与患者平均生存期的长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分级的平均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越高,平均生存期越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的不同,患者生活质量存在差异,肺脾气虚组高于肺脾肾虚组,肺脾肾虚组高于气阴两虚组;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及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2.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的不同,患者病死率及生存期存在差别;坚持中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呼吸困难分级与患者生存期相关,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的高低可能与患者生存期的长短相关;血中性粒细胞及碳酸氢根与患者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