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表达的变化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m_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为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引起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包括心、肺、肾功能的损伤,以及由炎症因子失衡和免疫功能失调介导的复杂炎症反应。研究表明,CPB术后创伤反应及并发症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所致。CPB结合其他因素诱导了机体复杂的体液、细胞炎性反应。一方面,CPB引起补体激活、内毒素释放、粒细胞活化、黏附分子表达、致炎介质释放,表现为全身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另一方面,通过产生抗炎介质,促使免疫细胞功能下降、凋亡,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短暂失能,抑制炎性反应。二者均是机体对CPB产生的正常保护性反应,对于减轻创伤、抵抗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CPB手术病例,致炎、抗炎反应系统相互制衡,保证机体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如果失衡,大量炎性介质入血,致炎性介质级联释放,抗炎介质不足以拮抗,即发生过度炎性反应;相反,若抗炎介质释放过多,则产生免疫功能抑制,易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等。炎性介质或抗炎介质由对机体的防御作用变为破坏作用,最终致内环境自稳态失衡,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对CPB手术中机体致炎/抗炎反应调节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参与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为了深入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参与炎症的具体机制,我们采用了蛋白质组学的思路和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临床控制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1例,男女不限,年龄20-60岁,ASAⅡ-Ⅲ级。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术前均无风湿活动和其它免疫系统疾病。术前半年内均未用免疫抑制剂。2.麻醉实施:麻醉前:入室后鼻导管吸氧2-5L/min,监测5导联ECG, SpO2, NIBP和BIS。局麻下建立前臂静脉通道、桡动脉置管监测直接动脉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3-lumen中心静脉导管,建立CVP测压并连接血管活性药泵组。全麻诱导:芬太尼4ug/kg,异丙酚2.0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成功后吸入纯氧+七氟烷2%-2.5%,调节七氟烷ET浓度在0.8-1.1MAC之间以维持BIS值在40-60区间,ETCO2在30-40mmHg。静注吗啡5-10mg。麻醉维持:切皮后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以加深麻醉,劈胸骨前3-5min补注芬太尼3-4ug/kg。胸腔操作及心脏、主动脉插管期间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调整麻醉深度。体外循环开始后关闭七氟烷并间断补注吗啡和顺式阿曲库铵。给予异丙酚(1.0mg/kg)一次静注后继以异丙酚(100ug/kg*min)持续输注,直至术毕。手术全程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氧饱和度、桡动脉压、CVP、鼻咽温、尿量,定时查动脉血气。体外循环期间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和尿量,视情况给与碳酸氢钠、甘露醇、速尿、氯化钾、氯化钙等。根据公式及患者的体重计算预充液的用量,使病人的Hct维持在20%-28%之间。麻醉后:术毕以异丙酚(50ug/kg min)持续输注镇静,送入ICU行机械通气。3.手术方法:在体外循环下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停跳下手术,鼻咽温度约32℃-35℃。4.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患者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O)、转机后1h(T1)和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点抽取动脉血3-5ml,肝素钠抗凝,常温下送实验室,取3ml血样用单个核细胞分离液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随后将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裂解,获取蛋白,并将蛋白进行2-DE分离。利用UMAX PowerLook 1100透射扫描仪获取图像,用PDQuest 7.1.0软件包进行图像分析,选取差异蛋白质点。将差异点挖出,处理后送入质谱,按照4000Series Explorer Software软件操作,打击样品获得MS和MS/MS图谱,搜素SwissProt数据库,解析蛋白序列,分析可能参与炎症反应的单个核细胞分泌的蛋白。对与有意义的差异蛋白,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进一步验证。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ANOVO Test,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差异蛋白质点的选取标准:麻醉后手术前(T0)、体外循环开始后1h(T1)和手术结束时(T2)三时点蛋白表达存在显著不同。分析2-DE分离得到的差异点,获得有效鉴定的蛋白12种,其中4个蛋白表达量在T1组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5个蛋白在T0组表达量最高,T1组表达量最低;1个蛋白随着手术的进行表达量逐渐降低;2个蛋白随着手术的进行表达量逐渐升高。获得的12个差异蛋白质谱(MALDI-TOF MS/MS质谱分析)鉴定全部成功。其中S100A9是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S100A9的表达量在T1组达到高峰,T2组开始下降,但仍高于T0组(One-Way ANOVO, F=371.174, P=0.000)结论1)体外循环可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S100A9,其表达量在体外循环开始后1h达到高峰,手术结束时开始下降,但未达到术前水平。2)S100A9可能参与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渐突显,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十分关键。但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所需考虑因素各式各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4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的7项比例形态性状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地为菲律宾的群体C和群体D的形态
我国每年因创伤、感染、肿瘤和发育异常等原因催生了数百万的骨折及骨缺损患者,大范围或节段性的骨缺损通常难以自行修复,需要通过骨移植手术进行修复治疗。自体骨是最好的骨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初步探讨胸肋复合体损伤对胸椎骨折稳定性的影响,为将胸肋复合体损伤因素引入胸椎骨折TLICS评分系统提供依据;并根据这一评分系统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结合食品检验中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在阐述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同时,点明了食品检验中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重要价值,并深入探索了食品检验中绿色分析测试技术
城乡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建国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城乡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为推动我国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城乡二元结构日益解体,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深刻
本文根据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原始定义和对偶原理,指出将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描述(归纳)为"虚短虚断"存在问题,提出可用"假短真断(虚短实断)"描述(归纳)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对
小腿转筋中医俗名抽筋,大多病程长易复发.笔者在临床中用补肾壮筋汤加减治疗小腿转筋患者21例,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载体平台在行进间的振动会导致光电全景成像系统采集的图像发生几何畸变。为了校正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惯导信息的图像校正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基于惯导信息的图像坐标转
随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需求响应等的持续集成,电网的规模迅速扩大,进一步被划分为不同实体所控制的区域电网,而不受单一实体控制,导致传统集中式的电力系统在组织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