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偏头痛是一种以单侧、搏动性为特征,疼痛程度为中重度的原发性头疼。根据发作的频率分为发作性偏头痛及慢性偏头痛。把偏头痛发作频率每个月多于15天,持续3个月以上,且没有药物滥用,称之为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慢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每年有2.5%的偏头痛患者发展为CM,已被WHO列为四大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C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神经源性炎症引起的“中枢致敏”与慢性偏头痛发病密切相关。最近研究提示神经源性炎症可引起NR2B亚基的N-methyl-D-aspartate受体(NMDAR)异常激活,对疼痛的维持至关重要。近期研究表明慢性疼痛的维持中, NR2B酪氨酸磷酸化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慢性偏头痛主要与血管活性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有关,CGRP具有扩张颅内血管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三叉神经微血管激活的标志物,偏头痛发作时血液和脑脊液中的CGRP明显升高。既然慢性偏头痛与神经源性炎症引起的中枢致敏有关。NMDAR的异常激活在炎症引起的疼痛及痛觉维持起重要的作用,且可调节CGRP释放,而NR2B酪氨酸磷酸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NMDAR的性质慢性疼痛的维持。于是我们提出假设,NR2B酪氨酸磷酸化参与慢性偏头痛的发生,并探讨NR2B是否通过影响CGRP的释放参与慢性偏头痛的发生,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1、采用5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反复发作偏头痛大鼠模拟慢性偏头痛发作。分组:A:Sham组(13只),大鼠硬脑膜滴注20μl PBS,侧脑室5μl PBS;B:CM组(3只),大鼠硬脑膜滴注20μl炎症汤及硝酸甘油造模;C:CM+vehicle组(10只),大鼠硬脑膜滴注20μl炎症汤造模,造模完成后侧脑室注射5μl的PBS;D:CM+genistien高剂量组(0.1μl/kg,10只),在CM的大鼠模型基础上侧脑室注射5μl高浓的genistien;E:CM+genistien低剂量组(0.01μl/kg,10只),在CM的大鼠模型基础上侧脑室注射5μl高浓的genistien;F:CM+genistien+CGRP组(10只),在CM的大鼠模型基础上侧脑室注射5μl高浓的genistien同时给予CGRP激动剂。2、用行为学及疼痛阈值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ELISA检测CGRP及NO水平;3、免疫荧光双标技术、Western Blot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NR2B酪氨酸磷酸化表达水平(NR2B-pTry)。结果:1、由炎症汤及硝酸甘油建成的慢性偏头痛组较假手术组的挠头次数明显增多,疼痛阈值明显减低;予以高剂量NR2B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后疼痛阈值升高,挠头次数减少。2、Western blot检测NR2B酪氨酸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CGRP及NO水平结果显示。CM+vehicle组NR2B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予以NR2B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后NR2B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CM+vehicle组CGRP及NO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予以NR2B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后明显降低,在给以genistein+CGRP激动剂后抑制了降低CGRP及NO的这种保护作用。3、免疫荧光双标检测NR2B酪氨酸磷酸化定位。结果显示CM+vehicle组NR2B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假手术组在神经元上的表达增高。结论:1、利用炎症汤及硝酸甘油构建反复发作偏头痛模型模拟慢性偏头痛发作模型成功;2、NR2B酪氨酸磷酸增高促进慢性偏头痛的发生;3、NR2B酪氨酸磷酸通过调节CGRP释放参与慢性偏头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