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识别冠脉内的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进一步指导ACS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12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收治确诊为ACS及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行介入诊治并行IVUS检测的患者共120例,将上述病例分为ACS组和SAP组。两组患者进行IVUS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比较易损斑块、斑块破裂和血栓的数量。测量病变处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外弹力膜的横截面积、参考血管段的外弹力膜的横截面积、计算病变处的斑块负荷率与重构指数。在IVUS的指导下放置支架,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数目、支架置入达标率、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和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结果]1.两组患者共120例,ACS组和SAP组各有60例,分析了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发现ACS组患者中软斑块有38例(63.3%),SAP组患者中软斑块有9例(15%),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9.41,P<0.0.01)。ACS组患者易损斑块的发生率高于SAP组(χ2=20.31,P<0.001)。ACS组患者斑块破裂的可能性更高(χ2=5.57,P=0.018)。ACS患者中有13名患者(21.7%)出现血栓形成,SAP组仅有2名患者(3.3%)出现血栓形成,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22,P=0.002)。2.ACS 组的 EEM 面积为(13.01±3.84)mm2,最小管腔面积(3.22±0.85)mm2,斑块面积(9.68±3.24)mm2,斑块负荷(74.53±5.83)%,与 SAP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ACS组患者的重构指数(RI=1.14±0.14)明显大于SAP组的重构指数(RI=O.84±0.14),且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1)。3.ACS组患者在支架置入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AP组(χ2=15.36,P<0.001)。在人均住院费用方面,ACS组高于SAP组。两组患者在支架置入数目、支架达标率、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及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ACS与SAP患者在IVUS检查中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ACS患者病变斑块主要是软斑,易损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较SAP患者常见,且重构指数较SAP组明显增大。2.IVUS在评价斑块的性质,形态,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3.IVUS检查中显示ACS组患者在支架置入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概率要高于SAP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