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四种菌株(酿酒酵母、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以三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刺五加、五味子、甘草)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发酵条件对三种研究对象进行微生物发酵,并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三种中草药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用三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酿酒酵母发酵五味子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4d,底物浓度0.37g/mL,加菌量5.32mL;酿酒酵母发酵刺五加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4.08d,底物浓度0.35g/mL,加菌量5.05mL;乳酸杆菌发酵五味子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4.04d,底物浓度0.36g/mL,加菌量5.36mL;大肠杆菌发酵五味子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4.05d,底物浓度0.37g/mL,加菌量5.21mL;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五味子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3.95d,底物浓度0.28g/mL,加菌量6.50mL;在最佳发酵条件下,五味子经酿酒酵母、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有提高;五味子经大肠杆菌发酵后,其有效成分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有所提高,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均有降低;刺五加经酿酒酵母发酵后,其有效成分槲皮素的含量有所提高,另外三种菌株发酵后,其有效成分未见增加。同时采用上述四种菌株对甘草进行发酵,甘草次酸含量未见增加。用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对三种中草药进行发酵,以白假丝酵母、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2种菌株为供试菌,以抑菌活性为指标对三种中草药优化前后的抑菌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优化后以最佳发酵条件发酵的样品抑菌活性均不同程度的高于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