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洛姆·大卫·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自从1951年问世以来,经久不衰。在这篇小说里,塞林格描绘了一幅现代荒原的图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失衡现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于工业文明的入侵而造成的。新兴起的生态文学批评对研究这些问题有极强的针对性。
本篇论文旨在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总体而言,生态文学批评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生态批评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自然之丧失必定会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和人的自我迷失。因此,生态批评提倡人应回归自然,共建和谐。
本篇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陈述了撰写本篇论文的意义,提出了论文的中心论点,即《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具有生态观点的小说。第二部分回顾了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深层生态学的两个观点:尊重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自我实现。这是本篇论文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提出问题,展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体现的生态危机,指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类自身内部的关系都面临着深重的生态危机。第四部分旨在解决问题,阐明人与自然应怎样和谐共处。这部分引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例子来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自我”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我”之间的对照,并表明如何通过自我定位来完成从前者到后者的过渡。第五部分是结论。这部分首先肯定,《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生态观的体现,接着指出生态批评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并强调了它在解读文学作品过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