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烯紫杉醇是紫杉烷类抗肿瘤药,对难治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有突出疗效,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水溶性较差,临床需与吐温、乙醇合用,常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病人难以顺应。纳米混悬剂是近来掀起广泛热潮的新型给药系统,在避免有机溶剂使用的同时能有效提高载药量,尤其适和于难溶性药物的开发。本实验拟将DCT制备成高效低毒的纳米混悬剂,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优选择。本文采用沉淀-高压匀质法制备DCT纳米混悬剂。单因素考察了温度,搅拌速度,混合速率,有机溶剂种类,有机相药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种类、用量、加入方式,水相pH值、缓冲盐种类,高压匀质压力和循环次数等对DCT纳米晶体粒径分布的影响,随后选取搅拌速度、药脂比、匀质循环次数、载药量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载药量为5mg/ml时,表面活性剂磷脂为药物质量的50%,搅拌速度为400rpm时,将DCT的无水乙醇溶液快速注入pH6.5的水相中分散均匀,接着600bar高压匀质20个循环即能获得最优的粒径分布。实验考察了DCT纳米混悬剂的一系列制剂学性质。激光散射显示纳米混悬剂的固体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粒径分布窄;DSC检测表明沉淀和匀质过程均未改变DCT固体粒子的结晶形态,尽管粒子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却一直保持着晶体状态;体外溶出实验表明,经沉淀过程获得的1-2μm的DCT晶体的溶出速率要比药物粗颗粒快一倍,其在30min是既能溶出96%,而药物粗颗粒只有54%的药物溶出;DCT纳米混悬剂的表观溶解度经测定为20.4mg/ml是药物粗颗粒的3.15倍,可进一步预测纳米混悬剂的溶出速率将数倍于药物粗颗粒。由于纳米混悬剂稳定性有限,本文采用纳米混悬剂进行了冷冻干燥。优化的冻干处方选择15%的蔗糖。冻干品形状完好、复溶迅速,粒径虽有所增长仍在合格范围内,方便纳米混悬剂的长期储存。DCT纳米混悬剂初步安全性评价中未出现体外溶血,表明生物安全性良好。进行了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试验,分别尾静脉注射DCT纳米混悬剂和自制市售制剂,测定了各制剂在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运用3P87软件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DCT纳米混悬剂静脉注射后符合大鼠体内三室模型,消除速率基本一致,但体内滞留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最大血药浓度则有所下降,表明DCT纳米混悬剂静注后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综合本文研究发现DCT纳米混悬剂不仅可以提高载药量,减少给药体积,极大地减少有潜在毒性的辅料和有机溶剂的用量,还能在维持治疗浓度的同时降低最高血药浓度,延长体内滞留时间,达到良好的缓释效应,为多烯紫杉醇药物制剂开发提供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