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填埋场以其巨大的垃圾容纳能力、简单的堆填技术以及廉价的处理成本逐渐成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填埋场的建设中,耗资最大的是土建工程,土建工程的核心是防渗工程。填埋场的防渗工程主要分为两部分,水平防渗工程和垂直防渗工程。为了提高防渗效果,近几年来的填埋场设计均使用水平垂直相结合的防渗措施。填埋场水平防渗材料的应用是水平防渗工程的关键所在。目前,最为合适的水平防渗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高密度聚乙烯膜有良好的抗渗性和抗老化性,但是其抗刺破能力和拉伸强度不强。通过对高密度聚乙烯屈服及破坏过程的分析,发现,Griffith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高密度聚乙烯膜刺破阶段的破损,J积分可以解释填埋场不均匀沉降情况下高密度聚乙烯膜的破损过程。同时,这两种理论参数较少,便于计算。以某填埋场的设计为例,通过数值的方法模拟了填埋场建成后,高密度聚乙烯膜的变形发展,即:填埋场的底部区域,高密度聚乙烯膜整体位移,基本没有变形,填埋场的边坡区域,高密度聚乙烯膜有拉伸现象,可以在边坡区域预设多余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来解决。塑性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是填埋场垂直防渗工程的关键所在。通过大量的配比实验,发现当水胶比大于1.4时,会出现严重的泌水现象;当水胶比小于0.8时,拌合物难以搅拌;当膨润土含量大于70%时,强度难以保证。拌合物的流动性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膨润土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随膨润土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渗透系数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膨润土含量的增大而减小。砂率、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渗透性影响不大。以某填埋场的设计为例,通过数值的方法模拟了用塑性混凝土作为防渗墙的渗流发展情况,并于粘土防渗墙作对比,得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具有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