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权力与消费者权益之间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lanse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消费者保护运动,已经有20年的历史。1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更赋予了消费者权益以法的保护,同时标志着中国消费者保护运动向法制化、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在这场运动中,参与维权的主角有国家、社团、执法者、也有维权英雄,还有我们的新闻媒体。 在我们的社会生态、媒介生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本文希望从《消法》颁布的1994年至2003年这十年的时间中,以一种历史的视角去回顾我国报纸在消费者保护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变化。通过对三份报纸中有关消费者保护新闻的内容分析,尽量能够全面、清晰地透视我国媒体是如何去建构消费者保护运动的议题,以及这些议题是否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媒体在消费者维权运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正面的和反面的效果分析),在消费者保护新闻方面是如何介入的,各自的报道特点又是如何得以体现,并分析媒体在消费者保护新闻的叙事技巧上出现的新特点。
其他文献
期刊
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且包容性很广的新兴学科。当它的触角伸向语言教学,两者碰撞出的是全新的学科交叉领域。对传播学来讲,很早就得益于对语言的研究。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
“大赛从来都具有决战性质,胜则积累优势,失则损失元气。” 这是《体坛周报》总编辑瞿优远一直坚持的观点。他认为,大赛时期,万众瞩目,报道上的失误必将对报纸发行量带来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在报纸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省级农民报,这一独特的报纸种类仅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诞生并艰难成长着,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对此尚没有系统的研究。论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农
流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然而,究竟什么是流言?流言为什么会产生?它又是怎样传播的?在流言的背后,又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呢?笔者认为
现代战争中,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要赢得战争,必须管控媒体、赢得舆论。因此,利用媒体,控制战争中的舆论走向,引导战争向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对媒体的管控必不可缺。本文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