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HRCT征象及其病理学基础。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在我科行CT扫描的39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术前CT图像。所有病灶按病理结果分为:7例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12例微浸润腺癌(MIA)和2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3组病灶的大小、体积、形状、边缘、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及实性成分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来分析诊断浸润性腺癌的界值。结果:浸润前病变与IAC间比较:体积、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实性成分的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A与IAC间比较:体积及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病变与MIA间比较: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组(IAC)结节一般较无或微浸润组(浸润前病变与MIA)边缘毛刺、分叶、内部空泡及胸膜凹陷多见(P<0.05)。浸润组与无或微浸润组的磨玻璃结节大小、体积及实性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结节最大径≥14.5mm作为诊断IAC的阈值,其特异性为89.5%,敏感性为40.0%;以结节体积≥1.45cm3作为诊断浸润性腺癌的阈值,其特异性为94.7%,敏感性为55.0%;以结节实性成分的比例≥35%作为诊断浸润性腺癌的阈值,其特异性为73.7%,敏感性为45.0%。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HRCT征象、结节的大小、体积和实性成分比例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上述影像征象有助于对术前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