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无论是知名学者还是商业巨头,几乎都认同国际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国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分别得出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或负向线性关系、U形或倒U形曲线关系、水平S形曲线关系等不同结论。因此,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仍然是西方学者关注和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省份,其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也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弄清楚广东省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本文以2001年-2008年连续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广东省地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组间比较和面板回归模型的方法对广东省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为后面的研究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借鉴。接着,本文用历年的统计数据从内外向两个层面来对广东省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论述。在理论部分,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国际化各个阶段成本和收益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关系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综合内向国际化指标(外资股份所占比重)和外向国际化指标(企业国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信息构建了企业国际化程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一个企业绩效的综合财务指标,并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以企业国际化程度指标的年度观测值是否为零将企业分为国际化企业和非国际化企业,首先对两组企业绩效的均值进行t检验,得出,在现阶段,国际化企业的绩效反而低于非国际化企业的绩效;接着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企业是否国际化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国际化企业的绩效比非国际化企业的绩效低0.2150。
(2)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进行非线性模型进行回归,本文得出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先减后增的U形关系,即国际化初期,企业绩效随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当国际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绩效又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