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之一。根据爱婴医院香港协会调查,母乳量不足是产妇放弃喂哺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十分宝贵,值得探讨。目的:收集近20年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为临床选用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方式,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并记录文献数据。一、系统评价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以改良版Jadad Score对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选取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5.4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价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二、中医证治规律、针灸推拿用穴规律及中医用药规律频数分析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记录频数及百分比,了解用穴用药的规律和特点。结果:一、Meta分析本研究检索出2018篇文献,按改良版Jadad Score评分标准筛选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纳入46篇随机对照研究,高质量的文献占87.0%。46篇临床文献的研究类型均为随机对照试验,39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占84.8%;7篇只提到用随机方法分组,未有具体描述方法,占14.9%。在随机分配隐藏仅有1个研究提及分配隐藏的方式,其余研究均未明确描述。在盲法方面,8篇研究提到应用盲法。5篇研究采用单盲,有1篇提及盲法对象,其余无提及盲法的方法和对象;3篇研究采用双盲,但无提及盲法的方法和对象。在随访研究方面,91.3%没有设立随访研究;8.7%文献设有随访研究,随访时间分别为1个月、42天、2-4个月,有一篇没有说明随访时间。在报告退出与失访病例方面,87.0%文献记录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病例人数不变,13%提到是否有失访(脱落)和退出病例并有说明原因。在安全性方面,只有23.9%文献提及不良反应的报告。81.8%报告未有不良事件发生,有2篇报告有不良事件,占18.1%。全部文献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都有进行基线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一)中医疗法对照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比较结果1.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7.40,95%CI(5.70,9.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中药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9.02,95%CI(5.33,15.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3.推拿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推拿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1.16,95%CI(6.48,19.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4.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59,95%CI(2.22,5.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5.针灸组对照常规护理组,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1.33,95%CI(5.22,24.6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二)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治愈率比较结果1.中医治疗组照常规护理组,中医治疗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OR=4.64,95%CI(2.87,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中药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16.24,95%CI(4.07,6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推拿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推拿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4.04,95%CI(1.33,12.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2.72,95%CI(1.59,4.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5.针灸组对照常规护理组,针灸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4.64,95%CI(1.92,11.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三)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治疗后母乳喂哺率比较1.以缺乳产妇为治疗对象进行亚组分析,中医治疗组治疗后母乳喂哺率高于对照组[OR=3.65,95%CI(2.60,5.1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以产妇为治疗对象进行亚组分析,中医治疗组治疗后母乳喂哺率高于对照组[OR=4.24,95%CI(2.84,6.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四)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治疗后乳房充盈度评分比较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医治疗后乳房充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D=-1.68,95%CI(-1.81,-1.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五)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医组泌乳始动时间高于对照组[SD=-1.78,95%CI(-1.95,-1.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六)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血清泌乳素比较1.产后3-5d泌乳素,中医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组[SD=0.44,95%CI(0.27,0.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产后6-7d泌乳素,中医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组[SD=1.28,95%CI(0.91,1.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二、中医治疗产后缺乳证治规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统计的随机对照文献共192篇。1.常见证候分布气血虚弱(46.4%)、肝气郁滞(34.5%)、痰浊中阻(10%)等。2.常用的治疗方法中药(29.2%)、推拿(23.4%)、中药联合推拿(16.1%)等。三、中医治疗产后缺乳针推用穴规律1.首20个常用穴位为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脾俞、合谷、太冲、三阴交、期门、乳中、肝俞、中脘、内关、中府、屋翳、胃俞、肩井、膺窗、天池和膈俞。2.按腧穴所属经络按次排序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3.首10个常用耳穴包括内分泌、肝、胸、脾、神门、胃、乳腺、皮质下、交感和胆。四、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用药规律1.首20种常用的中药为当归、黄芪、王不留行、通草、党参、穿山甲、白术与川芎并列、柴胡与麦冬并列、甘草、漏芦、桔梗、白芍、熟地与路路通并列、益母草、丝瓜络、木通、天花粉、茯苓与香附并列、人参、青皮。2.首20种归经分布以归肝经为主,胃经与脾经次之,其余依次为肺经、心经、胆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小肠经、三焦经。3.首20种药物性味分布,四性中以平为主,微寒、温次之;五味中以苦味为主,甘味、辛味次之。结论:1.近20年产后缺乳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提示﹕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中医药治法包括中药、推拿、中药联合推拿、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房充盈度和母乳喂哺率;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并提高产后3-5d和产后6-7d血清泌乳素水平。2.产后缺乳的中医证候主要为气血虚弱、肝气郁滞、痰湿中阻。常用药物归经以肝、胃、脾为主。药物性味以平、苦、甘为主。常用中药包括当归、王不留行、通草、党参、穿山甲、白术、川芎、柴胡、麦冬、甘草、漏芦等。针灸推拿以选用胃经、任脉和膀胱经为主,常用穴位为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等,耳穴常用穴位包括内分泌、肝、胸等。
其他文献
蚕丝蛋白(SF)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成为纺织和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天然纤维之一。除了直接使用或利用天然SF的结构和性能外,在保持SF优越内在性能的同时引入更多新功能成为SF基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通过多种处理技术可以将天然SF重构成不同形式的材料,但经过处理后形成的SF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会明显降低。已有多种方法用于SF材料的改性,改性后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有所提升。随着材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与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就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有效的美术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本文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供同人参考和借鉴。
《中国冲压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连载四)见《锻造与冲压》2021年第14期重点研发方向基础冲压材料的研发⑴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目前汽车用国产铝合金板技术不够成熟,产品性能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大,不能满足高端车型覆盖件对铝板的需求,铝合金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不利于车身轻量化技术的推进。
期刊
目的: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特别是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进展性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结局。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肾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Wnt/β-catenin通路被认为是介导肾纤维化发生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泄浊通络方是导师汤水福教授的经验方,运用于临床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此方可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基于上述观察,结合肾纤维化的病因病机,本课题通过实
学位
学位
学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均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多元解纷机制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为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法治动能,积聚了创新力量。本文以苏州市多元解纷机制的探索实践为例,从实证角度考察制度运行情况,并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以法治化为引领、协作化为重点、专业化为标准、智能化为抓手,不断发展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