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地区幅员辽阔,但经济长期处于不均衡发展状态。北京的“大城市”病亟待解决,津冀的经济发展也逐渐产生瓶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颁布以及雄安新区的成立,京津冀地区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和各方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一战略的颁布与实施,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省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解决北京与津冀各自的发展问题提供了解决良方。经济发展、金融先行,城市经济增长很大比重依赖于该地区金融集聚水平。金融要素在空间上的传播促进了金融集聚的形成,而形成成熟的金融集聚区需要漫长的等待。金融集聚的中心城市对自身经济以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城市在该区域甚至是全国的功能和地位。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后文实证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比分析了2003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业集聚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之间金融、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且差距悬殊。北京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跑地位;天津作为直辖市之一,其发展态势也可圈可点;而河北省毗邻京津,幅员辽阔,但其优势并未显现出来。金融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的重要内容,也表现出类似的情况,且河北省辖内各地级市保险业发展不均衡,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证券市场的活跃度也明显低于京津两市。各个城市的金融集聚程度也明显不同,北京市仍然居于高位,但天津并非高于河北省内所有城市。再者,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和Moran’s I散点图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且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空间相关性在不断的加强。各个城市在金融集聚方面整体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借助Moran’s I散点图我们发现,各个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空间关联,且各个城市的集聚类型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最后,通过(稳健的)LM检验、Wald/LR等检验工具对面板混合回归模型、面板SAR模型、面板SEM模型和面板SDM模型进行检验,并最终确定空间杜宾模型为最佳计量模型。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对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研究京津冀地区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集聚指标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同时为详细分析京津冀地区不同时期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依据现状分析中GDP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和部分城市金融集聚出现明显突变的时间为节点,将2003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为两段,并进行相应的回归与分解。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始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随着金融集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会产生明显的不同,且不同行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变化不同。最终,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平衡资本市场发展、加强金融机构合作、推动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推动城市有效结合几方面对三地协同发展提出政策建议。